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课堂“分心”的成因与十四条对策

(2010-12-28 09:37:43)
标签:

少儿

于斐斐

课堂

注意力

此文

教育

分类: 教育杂谈

 在课堂上常常发现一些学生翻阅其它书籍,摆弄文具;或者交头接耳,窍窍私语;或者东张西望,胡思乱想……这便是学生课堂上的分心现象。分心时有关心理活动松驰、动摇,因而难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引起学生课堂分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尚志市教育学会李铁男老师从主客观两方面作了总结,并提出了十四条对策。
1.主观原因。
(1)注意的稳定性差。年龄越小,注意的稳定性越差,注意的持续时间越短。
(2)主体对客体的态度。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或不够明确,尤其是小学生,往往说是为爸爸妈妈而学习。
(3)主体对客体的期待(特别是能引起学生愉快的期待)。离开所期待的活动的时间愈近愈容易引起分心。如下午组织学生看电影,上午就发了电影票,学生一上午都在盼望看电影而希望早放学等等。
(4)由于表象的干扰。即旧事物的印象在头脑里徘徊。有些学生虽然上新课了,但还沉浸在原先的活动之中。如刚看完电影、刚上完体育课等等。
(5)由于身体有病、疲劳或休息不好、睡眠不足而造成的分心。
(6)学习成绩差或屡遭挫折,因而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恶学习。
2.客观原因
(1)来自外部的强烈刺激。无关刺激如教具、挂图一上课就出示在黑板上或讲桌上,教室外不时有人走动,操场上体育课,邻近教室传出的歌声,教师的新颖服装、新颖发型等等。
(2)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
①课前或刚上课时突发事件引起的情绪波动。如教师一上课就公布测验或考试的成绩、发试卷、作业本、批评某些学生等等。

②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不理解或不感兴趣。
③教师讲授内容单调无味、语调平淡、句子冗长,多次重复一句话或一段话,都可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年龄越小的学生越是如此。
④长时间学生高度紧张的注意听课,会引起学生大脑疲劳,则注意趋向分散。
⑤教师的注意分配能力低,只顾自己讲课,不注意学生活动和学生的情绪。
⑥师生间感情不融洽,甚至有隔阂、关系紧张,学生会因厌恶教师,故意将注意转向其它活动。

⑦教师在学生中缺乏威信。影响教师威信的原因很多,诸如教师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差,文化业务水平较低,教学方法较差,对教学工作不够负责任,对学生要求不一贯,随便向学生许愿但总是不兑现,缺乏自我批评精神,不能以身作则。
3.综上所述,引起学生课堂上“分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不能对学生分心现象统统认为是不守纪律,应依据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
(1)要避免和克服外部刺激的干扰,保持镇定的态度,努力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教室布置要适当,尤其是教室的前方不要过多的装饰,教师的服装应朴素、端庄、大方;教具、教学挂图要在适当的时机出示给学生,用后要收藏起来。
(2)要善于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这是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如学生突然打起架来或者个别学生有意捣乱等,一般情况下,教师不要把课停下来立即处理,更不要和学生“顶牛”发脾气,使事情越闹越僵,应该设法使他们安静下来,或给他们换个座位,等下课后再做处理。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志品质。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课堂上学生才可能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为此要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

(4)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踏实、稳重、精细、谨慎的人,一般有较好的注意力;爱虚荣、轻浮、粗心、莽撞的人注意力较差。因此,要克服不良的性格特征。
(5)科学地安排课程表。要求付出更大脑力活动的学科,应排在学生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与稳定的时候;同一学科不要连排。这样,易于稳定注意。
(6)要注意劳逸结合。在一节课中间要给学生一定的间歇时间,以缓和一下紧张的随意注意。布置作业要适当,绝不能加大作业量,影响学生的休息和睡眠。要使学生养成睡午觉和吃好早餐的习惯,要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练,学习时才能保证持久的注意力。
(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不要由于不必要的教具、事物或者某种未经审慎考虑的问题,而把学生的注意引向不必要的方向去。
(8)教师备课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并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反映,随时调整教案
(9)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教态要和蔼可亲,以吸引学生注意。
(10)教师的语言要简练,音调高低要适中,每一句话都要使学生听清听懂,而且是具有感染力、富有启发性的。
(11)教师要不断培养自己分配注意的能力。做到边讲课边板书,还要注意学生是否在听课,不断组织教学,达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12)教师要善于组织、调动、控制学生的注意。
①教师不宜在上课开始时发试卷、作业本或公布学生成绩。
②测验不宜过多,必要的测验一般要在下课前十分钟进行。
③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先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再点名回答,同时要向全体学生提出任务。
(13)教师要保持同学生的良好关系,做到心理相容,使学生感到亲切,成为知心朋友。这样,学生就乐意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14)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政治和业务修养,在学生中客观地树立自己的威信。就一般情况来说,大多数学生课堂上都表现出了“分心”现象,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是不成功的,学生给予了否定评价。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主要从自己讲授的缺点方面找原因,及时采取适当的对策,把学生的注意重新加以组织。但是,有的教师不懂得这种信息交流,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是“照本宣科”,或者一味责怪学生,甚至把课停下来没完没了地批评学生,这是不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