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到,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文明的根基就是习惯,每个人都不可缺少。多高的墙,多深的基,好习惯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间的格调。几句简单的话,说出了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初中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如果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可以说是受益终生。
一.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1、 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
2、 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影响到家庭幸福。
3、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学校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
4、习惯具有强大的力量,它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
二、我的几点做法
1、说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觉得班主任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我要求学生桌面和座位里的书本必须摆放整齐,我就非常注意自己的办公桌上的物品也摆放的整整齐齐:我要求学生的地面保持干净,不能有任何纸屑,我自己的办公桌周围也是干干净净:我要求学生写字要整齐干净,我在家长联络本上签字或留言也是非常认真。我们常说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我觉得学生也是班主任的一面镜子。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只要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就先做到,要求学生遵守的纪律我先遵守,我觉得这对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2、无声的教育对于培养良好习惯也有一定的作用。
天气转冷,很多学生都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我就在教室的后边放了两张桌子专门让他们放衣服,谁知学生们争先恐后的把衣服一扔转头就走,再看后面的衣服简直乱做一团,我本想大发雷霆以显示教师的威严,但转念一想,换一种方法效果也许会更好。于是我走到教室的最后,一件一件的把衣服叠整齐放好什么也没说。第二天早上,我发现有17个人穿了羽绒服,有10件羽绒服叠的很整齐,其余七件照旧仍得乱七八糟,我又走到教室的最后叠整齐放好,依旧什么也没说。第三天早上,只有两件衣服没有叠好,我又重复了前两天的动作。第四天早上,全部的衣服都叠放的整整齐齐。只有一名男生的衣服没有放在后面,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叠不整齐,就不放在那了。还得让我帮他叠,多不好意思呀。在这半年里,我在很多时侯都采取了这种无声的教育,比如清扫物品的摆放,教室物品的放置等等,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3、习惯的养成,班主任要善于动脑。
每天早上收作业教室里总是有那么几分钟的混乱,于是我让班委做了一些标签,每天晚上放学之前摆在讲桌上,同时让一位同学在放学之前把第二天要收的作业本写在黑板上。这样,第二天早上学生来了之后,一看黑板就知道需要交什么作业,然后按着讲桌上的标签把作业放好。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早来的学生互相抄作业。
4、留一份爱心和宽容给学生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觉得我不是什么神,只是留了一份爱心和宽容给学生而已。有人说“教育的源泉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是爱的事业,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这里说的爱是一种"博爱",它是弥漫在班级之池的水,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它也是班级管理得以良性发展的前提。这种"博爱"主要体现在班主任对学生的四种不同态度:一是普遍的关注;二是普遍的期望;三是普遍的信任;四是必要的宽容。普遍的关注,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既要关心各类问题学生,也要关注广泛层面上的"中等表现"学生,因为他们常常被班主任习惯性的遗忘。每次月考后我都要找学生一一谈话,帮助学生分析成绩,总结经验,让每个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真诚的情感与尊重。但有一次月考后,由于自己情绪不好,全班29人中仍有几位同学,我一直未找他们谈话,其中包括成绩中等的陈某,恰巧这一偏差给他带来了心理上的不平衡,后来在我与陈某的谈话中,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其实他很在意老师的做法,难怪他有一段时间萎靡不振,情绪低落。从这点看来,其实每个学生都在渴望着老师对他们做的每一个细节。当然,班主任的普遍关注不仅表现在学习上,还应更多地表现在生活和心理的辅导上,班主任应成为他们最信赖的知心朋友。往往一个皮蛋能祛火,一瓶牛奶能安神,一滴"珍视明"能舒适眼睛,一封信能启迪学生的心灵。普遍的期望是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班主任找学生谈话是最多的,而每次谈话后,我都要给学生这样的一些话语,如"老师等着你的好消息"、"让我们互相调整心态,共同努力"、"只要能赢自己一把",这些往往能给学生一定的鼓舞。普遍的信任能赢得师生之间可贵的尊重,这对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与稳定能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一次上午教研活动,我很担心学生会出现纪律问题。于是,在离开教室之前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我相信我的学生是最优秀的,请用实际行动向我证明”。等到我中午回来后几个嘴快的学生就告诉我,老师咱班今天表现棒极了,比你在这还好。一个调皮的男生还说,其实老师你不写这句话,我们也能表现好。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唤起学生良知,它会让学生对你开口倾吐内心的真情。必要的宽容也是班主任"博爱"的体现,宽容不是对学生过错的无原则地袒护,而是传达对学生的理解,以自身的博大胸怀去激励学生,使学生走向自律。对学生的错误,我总是采取"善待"的原则,即使对所谓的"顽固份子",我也是"刚柔相济"、"斗智不斗勇",往往最后能达到让犯错误的学生"心悦诚服"的目的。总之,宽容是对班主任是否有博大之爱的一种考验。
三、几个重要的环节
1、班主任以认真的态度抓住第一次活动,加强班级凝聚力
有活动才有集体,有健康积极的活动才有良好的集体,在活动学生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展示其个性与才华。在开展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我认为班主任以认真的态度抓住第一次活动,对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是有一定作用的。开学初学校举行长绳穿梭比赛和拔河比赛,班级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问题甚至一度想放弃比赛不再训练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多次作学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结果再比赛中我们班得了两个第一名。有了这次的成功,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以后的活动也容易开展了。那次会操比赛我们没有拿到名次,回到教室全班的女同学都留下了眼泪,所有的男同学也都把头低的很低。其实是否拿到名次并不重要,只要学生能从中受到教育就以足够了。活动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教育,养成集体主义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多数学生觉得自己有所作为,同时也可调动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2、 多树榜样,少批评
起始年级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愿意在新老师、新同学面前很好地表现一下自己。我就抓住这一特点,多表扬,少批评,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班级中有几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每天早上的小考都不能得满分,在班级的小考满分评比表上的成绩是空白,为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又特意加了一张小考进步评比表,只要他们今天的考试比前一天有所提高,就给他们加分。每月统计一次得分,对于排在前面的20位学生,以2节体活课作为奖励。这样,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学习成绩自然就有所提高。
3、 培养好的习惯要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一个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只需要21天的时间,我想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因为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家庭,各自的生活经历也不一样。有时让他们养成一种的好的习惯的确很漫长。自学生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我就要求班级学生离开教室时,桌面物品要摆放整齐,凳子一律放进座位里,本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可每次离开教室时,总有几个学生做不到,还有一部分人需要经提醒才能做到。为了养成这一习惯我整整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才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主动按要求去做。
4、对待每一项工作要善始善终
琐碎、忙碌是班主任工作典型的特点。我觉得在这琐碎的工作中不能忘了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善始善终,否则你所定的原则和计划学生就会不以为然。刚接班的的时候,我确立了班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比表,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加以考核,但是考核出的结果应如何奖惩呢?今年我把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与半年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评比结果以及日常的小考三项内容相结合,最终评定出这半学期的品行等级。当我公布了本次评定品行等级的办法和结果后,有的学生因为期末成绩太差或因为平时日常行为规范评比扣分太多而影响了最终的总评成绩。许多学生都说,这东西在期末的时候还有用啊!明年,可得在这上面多加点分。
小结
其实习惯像一根绳索,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教育学生与培养学生的好习惯类似,也要一股新索一股新索的往上缠。我们对学生每做的一件事都是学生成长路上的一股新索,让我们就从保证每一股新索都是结实的开始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