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罗京患上了淋巴癌———两个网友昨天抖出了猛料!
8月31日,带病工作的罗京最后一次亮相《新闻联播》……随即住进了北京肿瘤医院……
网友“浆素难通”的这篇题为《央视主持罗京罹患绝症接受化疗》的帖子迅速引起了各方关注,罗京究竟得了什么病,严不严重?昨日,记者托朋友前往北京肿瘤医院,结果证实了罗京入院的消息,随后罗京本人也“现声”回应了传闻。
file:///F:/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jpg 两月后重返《新闻联播》" TITLE="“国嘴”病情稳定 两月后重返《新闻联播》" />
47岁“国嘴”患上了淋巴癌
按照“浆素难通”的报料,罗京入住的是北京肿瘤医院8楼的一处高级单间,这里的收费是每天600元,病房内配有冰箱、彩电和沙发。“我是去探望一位老上司时偶遇罗京的。47岁的罗京穿着大背心,下穿没膝裤衩,出去检查化验时总低着头,但那张脸还是很容易被人认出来,8楼小护士们有时还叽叽喳喳议论着他的病情。”
帖子发出来后,立刻引来大量跟帖。有网友直言,前段时间自己的老妈已经“提前”发现了罗京的病态,“我妈一看就说罗京怎么整个人都变形了。”关于罗京的具体病情,网友“很多名字都被用过”站出来露了底,“好像是淋巴癌,不晓得能不能治好。”
file:///F:/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jpg 两月后重返《新闻联播》" TITLE="“国嘴”病情稳定 两月后重返《新闻联播》" />
为了确认罗京患病的消息,记者马上致电央视相关工作人员询问此事。令记者感到奇怪的是,几名罗京的同事李瑞英、邢质斌的手机信号集体不好,在表示听不清楚记者说什么之后便挂断电话。而记者发短信向央视新闻中心主任梁晓涛求证此事,但他也没有回复。
罗京“现声” 最快两月后重返《新闻联播》
据悉,8月31日,罗京带病和李修平共同播报了《新闻联播》,而这也是他的最后一次亮相。各方都有意隐瞒罗京的病情,记者最后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拨打了罗京的电话。让人意外的是,罗京接听了电话,他表示“现代医学很发达,一切都在医生控制中,我最快休息两个月就会重返《新闻联播》”。“最近的确身体不太好,现在我在家休息。”罗京如是说。当记者询问他是否是患上了传言中恐怖的淋巴癌时,罗京在电话中笑了起来,“有那么恐怖吗?我觉得没那么恐怖。这个问题我不想说太多,因为我说了又会出现很多种说法。”当记者忐忑不安地问这个病是否会危及生命时,罗京表示:“这不是很多人想像的那个样子,没有那么严重,不用动手术,输输液在家里静养就好了。(病情)完全在医生的控制之中,可能需要两三个月的疗程进行治疗。”
整个通话过程中,罗京的精神状态不错,其间还多次表示“谢谢大家的关心”。
file:///F:/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jpg 两月后重返《新闻联播》" TITLE="“国嘴”病情稳定 两月后重返《新闻联播》" />
11日,在记者的追访下,一位在肿瘤医院工作、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员告诉记者罗京住院期间的详细情况。据透露,罗京是在一个月前进肿瘤医院的,当时他的脸色不错,但十分消瘦,后来经过检查,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种淋巴瘤是比较常见的,但罗京来医院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全身器官都已经出现淋巴瘤的症状。因此马上为他安排了化疗,9月1日住的院,化疗结束后8日就出院了。”
至于罗京化疗后恢复得如何,何时能够康复,这位知情人士表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属于中高度恶性,但治愈率很高,半数病人完全能够痊愈,“化疗对这种肿瘤非常有用,目前病人最需要的是静养,如果顺利,几个月到半年便可以康复。”
第一次化疗结束,治愈希望很高
记者从该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罗京在北京肿瘤医院并没有住太长时间,只是化疗期间住一两天,其余时间都在家中休息,“他的病症属于血液科,来化疗的时候,他也只是在这里呆了一两天。”知情人士透露,罗京在医院期间住在肿瘤医院8层,外科特需病区的VIP病房,“VIP病房和其他病房也没有特别之处,就是单人单间,独立的卫生间浴室,还有液晶电视。收费比普通病房贵,一天大概600元左右。”
随后记者采访了淋巴肿瘤方面的专家,他表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属于血液方面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血液病”,“引发这种病症的原因很多,淋巴瘤分布的部位也不一样,有的是在心脏,有的则是在咽部。罗京这种全身器官都出现淋巴瘤的情况比较少见,也复杂一些,需要很好地配合医生做治疗,如果治疗及时,治愈的希望还是很高的,5~10年的生存期没问题。”
在确认了罗京的病情后,记者采访了央视新闻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他们都表示,罗京的确已经请假,但过几个月还会回到《新闻联播》。至于罗京的病情,他们表示,适当时候央视会发出正式声明。
小资料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其占所有恶性淋巴瘤的比例超过40%。它多发于中老年人,40~50岁多见。在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迅速增大的淋巴结,10%~15%患者有骨髓侵犯,40%~50%患者有淋巴结外病变,患者常出现发热、盗汗、进行性消瘦等全身症状。本病病程进展迅速,如不予以积极治疗,中位生存期不足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