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主持曝电视谈话节目作假黑幕(图)

(2008-04-15 13:57:46)
标签:

主持人

谈话

作假

娱乐

     提示:说起内地的谈话节目,给人留下记忆最深的莫过于几年前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这档当时极火的节目不仅使得小崔两次在春晚上过了一把瘾,更是曾经将其貌不扬的他推向前所未有的“央视一哥”的宝座上。如今谈话类节目已经泛滥成灾,各大电视台都争先恐后地推出类似的节目档,虽然形式如出一辙、内容都以催泪为主,但各种争议及质疑声也是不绝于耳。而前几日,北京电视台的名主持田歌在接受采访时毫不客气地道出目前电视谈话类节目中存在的黑幕(田歌也在北京台主持一档知名的谈话节目),而这些正是咱们这些圈外人士所不知的:原来作为电视观众我们是如此被忽悠的...... http://119.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4/2/1/18/119a97a9f5b.jpg

北京台主持田歌

下面是田歌揭露的谈话节目的“四宗罪”,博主对此逐一分析:

“一宗罪”:主持人不专业

相信有不多喜欢看谈话类节目的观众一定还记得几个月前发生在凤凰卫视主持何东与东方卫视吉雪萍之间的一场口水战:因为吉雪萍在做一期去年极火的电视剧《士兵突击》的访谈时,因为对剧末过于生疏闹出了不少笑话,最终被言语一向犀利的何东点中的死穴,当然还有吉雪萍被指不尊重嘉宾一说。其实现在看来,这正是目前绝大多数谈话类节目的症结之一,田歌如此说“不是什么主持人都能做访谈类节目的。我有一个朋友是电视台做谈话类节目的导演,他每次都要给主持人写厚厚的台词,主持人靠死记硬背才能录节目。不管嘉宾回答的内容如何,主持人还是按照台词的顺序照背不误。一个优秀的谈话节目主持人,与嘉宾谈话不仅仅停留在一问一答,而应该是精神和心灵的交流”。主持人像播新闻式的走过场,正是目前此类节目倍受诟病的因素之一。

“二宗罪”:嘉宾职业化

田歌指出:观众职业化充斥着目前各档谈话类节目。“嘉宾职业化,像这些普通人,第一次上镜讲述经历可谓“发自肺腑’,第二次再上镜就变得‘声情并茂’了,再上镜就开始‘表演’了,观众也在不同的谈话节目倾听着同一个故事”。我们经常能在其他节目中看到熟脸早已不是新鲜事,现在许多人把做嘉宾当成自己的摇钱树,就像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歌手走穴一样,同样的话语、同样的表情或许同样的眼泪似乎经历过排练一样,在不同的谈话类节目中不停地上演,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如果在调台的时候撞上这一幕,不仅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而且还会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三宗罪”:台下观众职业化

您或许你在电视上看过这样的一幕幕上演:在谈话节目中,以催泪见长的某主持死活要把嘉宾给说哭了,嘉宾流泪实在不算什么,我们常常诧异地看到一个并不能感动人的故事,主持人挤下几滴眼泪,嘉宾也被逼干嚎几声,但当镜头对准场下的观众特别是坐在前两排的观众席时,许多观众哭的有点莫名其妙,甚至比死了亲爹亲娘还伤心。田歌揭露,所谓的这些观众其实都是职业观众,而这些观众也大都有些来头,好多都是接不到戏的演员组成的队伍,哭戏对他们来说压根就是小菜一碟。田歌解释说:“有的嘉宾就是节目组找来的北漂儿演员。现在很多访谈类节目的录制现场都搬到了北京,职业观众到各个节目里赶场,还出现了观众穴头儿。春节期间各大谈话类节目都闹起了观众荒,节目组出钱都请不到观众”。对于咱们来说,这一说的确够新鲜的,这也提醒咱们下一次俺们可别轻易跟着动情瞎哭一番了,否则参与节目录制的内情人士看到俺们跟着主持、嘉宾、台下观众抽搐,肯定在背后说:这帮傻帽,真好骗......   

“四宗罪”:制作人创作尊严低,以抄为荣

电视领域有一个不太好的现象,一旦出现新鲜的、高收视率的节目形式,立即就会引来很多模仿者,最终使得同类节目味同嚼蜡,大家一起消亡。谈起中国谈话类节目的现状,田歌显得很无奈,“制作人创作尊严太低,以抄为荣,怎么省事儿怎么做。中国的娱乐节目比的是财力,不仅花钱请明星,连粉丝都是花钱请来的”。这点不难理解,不仅谈话类节目是这样,选秀类、综艺类、还有时下一招鲜的“XX讲故事”,哪个不是抄来抄去的啊?职业粉丝就更甭提了,鬼才相信有那么多所谓真正的歌迷会去机场接机之类的举动呢?俺在南京时就当过一次职业粉丝:去机场接是男是女都不知道的所谓大牌,20块钱2个小时另加一个免费盒饭......

博主感叹于田歌的勇气,并不是每个人主持人都愿意揭自家老底,或许随着真相被揭开,已经日薄西山的谈话类节目极可能加速走向消亡,或许这是这类节目的悲哀,这又何尝不是咱们这些无辜的电视观众的幸事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