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用现有资源系列 -- 用心观察用心体会

(2008-10-04 04:19:06)
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特殊教育

育儿

什么是准确的观察,什么是有sense。以下这些例子你意识到过吗?我把他们都在括号里分了类。


1)                 弟弟知道喊远处的爸爸声音要拖长,要大声,身体还跟着使劲弯腰撅屁股。让哥哥喊爸爸,哥哥就重复一句爸爸的声音,完全没明白我们的意图。(functional in that context -- 在当时的场景环境具备相应的功能,有一定的inference能力)

2)                 日剧“与光同行”第二集演到孩子教了妈妈,家长失声痛哭。其实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讲,几乎没有刚会发妈妈声音的时候就懂得自发使用妈妈这个词的。我真的在孩子叫我妈妈时候一点儿没激动,那就和我让他发别的音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他向二爷一样知道妈妈这个词就会用了,睡觉醒了不自己拧门而是叫妈妈,人群里丢了不是无所谓而是哭着叫妈妈,妈妈在远处他要东西不是走过去拖着妈妈的手拖到东西面前而是通过招呼我然后指那个东西,那我听见一定会痛哭流涕的。当时我都是说“叫妈妈”,大爷说“马嘛”,纯属机械反应。但是他说我的衣服真漂亮的时候我特别感动,因为那有一种relate在里面,尽管也是我无数次训练出来的,但至少他观察了我的衣服并主动活学活用了,比叫我妈妈受用多了。(relate to others, observant)

3)                 我不让弟弟碰一个东西,弟弟就两个脚一点一点往那里挪动,挪一小步就回头看看我的表情,我笑他就放心大胆往前走,我没表情他就再挪一点点,我皱皱眉头,他就止止步。我要是吼他了,他就委屈地扑上来哭了。和小朋友冲突的时候知道看着我找靠山而不是自行解决。我和大爷起初类似的训练都是以弟弟作参考启发,大爷没反应我都是夸大其词,眼睛过去找他的眼睛,声音表情特别卖命的传达给他。(reference

4)                 在公园看见一个婴儿坐秋千上,老墨的妈妈在旁边两手蜷向腋下,两腿罗圈,大声鸥欧啊啊"的学着大猩猩的样子,毫无顾忌。我当时特别惭愧,即便知道大爷的问题后我特别尽力,但是我从未那样绘声绘色旁若无人地逗过孩子,我真的要说美国的妈妈特别有带孩子的经验,有很多我们学习的地方。后来我在大爷5岁开始silly之前, 每天都扮演着很silly的角色,就是想夸张引起他对我的注意,让他觉得我好玩。我还同理教给他烫着了,碰疼了等等的情感用词。(observe, have fun, relateemotion sharing.)

5)                 自闭症孩子都是或者有自己的行程,或者对指令听不懂或过滤,多数家长都是要么骂孩子,要么吆喝do this, do that. 我和大爷3岁前的1:1老师学的,亲手带着大爷走一遍,单纯语言的指令根本无效。到现在爸爸还是很多时候光靠吆喝,除了让自己光火,孩子根本没明白你要他干什么,冲突无意义,孩子也多么无辜。(handson help him to engage

6)                 二爷拿个放手上的小动物木偶玩具,让我拿着别的什么假装咬我,没完没了,我觉得特别无聊的游戏,他玩得有来道趣,小时候来回滚球可以和我10个以上回合。所以游戏本身不一定有意义,他和我的互动是他的享受之处。二爷就是这么个不重结果只重过程的好孩子,你打他打得轻点儿他还觉得好玩还乐,你和他赛跑他从来不计较第一只要你陪他玩他就特别高兴。(functional in that context, engageparticipate, interact)

7)                 二爷特别好说话,特别配合。他要求的什么你改一改他的主张,他都说那好吧,特别会来事儿。当然他也有固执的地方,但是和自闭症孩子的rigid不是一回事儿 flexible compromise

8)                 形体语言。二爷念儿歌“自己洗脸和刷牙”,他就把两手放脸上葫噜一圈,然后把食指放嘴前边左右动动,我每次看见类似的动作都特别感慨二爷的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为什么不能和大爷中和一下。语言老师L每次大爷破坏了她的东西她都跺脚表示不满,和二爷的形体动作同出一辙。二爷孩子打说话就会善用各种“啊,啦,呀,呢,吧,喽,哈”的词汇来表示他的情感和意图,作为妈妈忽视了这些极好的细节就失去了对大爷的帮助机会。(gesture, body language, nonverbal cues

9)          二爷经常在爸爸进门时告诉爸爸白天发生什么大事儿了,大爷那些话也会说,但他很少主动说,需要我大量的提问和示范, 并安排假想情景教给他提问。(experience sharing, initiation engaging)

10)          去图书馆, 迪斯尼, 海洋公园, 6flags 游乐场, 以及马戏看见小动物的表演,比如的小鸟骑车滑轮说话,老虎站立行走,小马大象变换队形,海豚顶球招手问好,小狗认字,小猫演戏,  鲸鱼和人亲吻嬉戏等等,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孩子这么教就不信教不出来?有些东西比如大爷过去就是不回舔自己的嘴角不会用吸管不会跳,也许是他的确不 ready,但是这从未成为过我放弃的借口,会不会我都要练,坚持出真理。我征求团队其它人怎么教数学时,他们都说该会了就会了,弄不好一会还特别超群。我只得自己捉摸训练,不放弃,而且持之以恒也没看见大爷怎么超群(ABA/DTT, persistent, 举一反三)

11)          二爷的同伴小朋友每天都有让我学习的例子,比如谁告状了,谁瞎编故事了,谁显摆衣服了,谁给自己开脱罪行了,谁分享玩具了,谁大方社交了,谁过家家了,谁重敌轻友了,全是我教授大爷的好例子好指导方向。弟弟25个月上幼儿园,大爷不到5岁,那些技能大爷都欠缺,现在几乎都补上了。

12)          5岁整的大爷拿到手一个新玩具,哗地倒在地上,不会玩儿,扬长而去。也不自己下功夫捉摸,也不请求帮助,也不收拾放回原处。在L那里一点拨,我惭愧自己全没看出来。我那时以为他社交很有进步呢,其实他当时的语言落入4-5岁范畴,但社交行为还是2岁半左右,语言根本没用上。后来我越想越对,佩服L是高人,觉得说大爷2岁半的社交能力都客气了,要是2岁半的二爷早让我叫他怎么玩了,至少问问我这是什么东西呀!我于是从提供新玩具入手,尤其是大爷没兴趣的新玩具。(initiation, play toys in a functional and appropriate way, social cognition

13)          大爷从特殊教育刚开始到现在都在使用DTT , 诸如颜色和加减法这些基础知识都是熟能生巧,所以我没有反对过,反正在学校总比让他一个人转轱辘排列小汽车强,但是我多数情况下不把这当回事儿,比如他知道什么是邮递员什么是园丁农民的有什么用,他平时根本看不见,多认识一个工种少认识一个根本无所谓。我坐车里最后没的教了,我就教大爷车牌子,主要就是不让他的心思飘移,而且我其实穿插了许多互动,比如我指给他看那个BMW让警察拦住了,说车里的小朋友没系安全带;那个acura拖走了,是因为车没油了,我告诉大爷哪个是指示灯,让他提醒我没油了去加油;这个mini cooper左转没打灯,让我们措手不及插队进来,等等,都是加强他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认识车牌子不是主要目的。(observe, curiosity, label, increase vocabulary)

14)          大业的五岁生日请的正常小朋友,是特别make sense的一个派队,毕竟5岁的孩子们几乎什么都明白了。没过多久一个自闭症孩子过生日,同地点,请的全是自闭症家庭,每个孩子都有最了解自己的父母11,但是整个晚会就是一个大混乱,连老公平日觉得不错的孩子这次都显得特别有毛病,大爷也不例外,我数落他也没用,我当时万分感慨,SDC特殊班有效才怪呢,这负面的影响太可怕了。可是没有一个父母看出派对老师眼中的困惑,  一个正常派对其中的奥秘,也许绝大多数孩子都没有上过正常班,不知道正常的56岁孩子是具备什么样功能的,真是遗憾。(role model, engage, functional, follow instructions, participate social cognitive skills)

15)          我坚持认为语言和自闭症关系不大,我见过不止5个几乎不会说话的孩子特别好的目光接触和互动,大爷幼儿园小班就两个,教会两个。我记得一个同学的孩子2岁就会指东西咿咿呀呀,被另外的同学笑话说是傻子,后来又一次吃饭,那孩子拍拍我,然后指指自己的衣服和房顶上飘着的气球,意思是都是黄色。我当时特别感叹他的交流能力,多好的肢体动作提醒我的注意,多好的眼神和手指会意。我们二爷两岁了,连指还不会呢,你给他指他也不明白往哪儿看,目光对视眉目传达信息,更是痴心妄想。语言不过是容易衡量的一个硬性指标,是发现孩子自闭的一个出口,毕竟家长为孩子2岁不会跳就医的不多,对他不会喊妈妈却是十分敏感。多少asperger的孩子从小都达到语言指标,但后来发现都是背台词,不咽唾沫一口气说好多也不看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inference, reference,  experience/emotion sharing, appropriate communication)

16)          自闭症的最突出的症状就是eye contact。一个没有自闭症的孩子看人一定是非常好的,眼睛里一定是有人的。这是判断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是否自闭最好的依据。这是我在大爷五岁以后才悟出的道理,因为我最近看见几个正常的婴儿,我和大人说话的时候他们目不转睛的打量着我,那种观察能力大爷小时候绝对没有,十分令我震撼。目光接触不是我逗他他期待我的下一个动作所以看着我,目光接触是我不逗他来到他面前,他能够把我当成一个人来看待,彼此无声地盯一会儿我,他也许会感到陌生而哭,或者会会心的微笑。二爷生下来时大爷刚诊断出来,我完全不明白自闭症怎么回事儿,一岁会说话了才放心,真够无知的。其实不到3个月时,二爷一看见那个保姆过来,就目不转睛的盯着她笑,大爷小时候从未对我这个贴身的母亲这样会心地笑过,如果我从3个月就对大爷循循善诱,滔滔不绝,随时互动逗乐,去除他自我刺激的玩具和时间,大爷的进步会更为显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