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熊猫股市广州心艺牙科金融危机李想牙医文化 |
分类: 生活日志 |
我常常跟我的同行推荐央视7套的节目。农民为了生存,总是会很专注地做出良好的选择。
上周看到节目是山东荣成一个养牡蛎的专业户,名叫闫荣金,他有一万亩牡蛎养殖场。我们来看看他的故事。
1吨牡蛎肉就可以卖到2万元。每年闫荣金可以提供7000多吨的牡蛎肉,买给加工厂。收入稳定。
问题来了:每年7000吨的牡蛎生产中,会产生1万多吨牡蛎壳,这些壳堆积成山,堆放在浅滩上,一部分被潮汐带走,剩下的就盖住滩涂的表面,隔壁的养殖户,在滩涂下养了蛤蜊,牡蛎壳让滩涂底下蛤蜊缺氧而死。闫荣金要赔钱。闫荣金很郁闷。
后来,闫荣金参加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班,老师说了一句“把宝贵资源放在不适当的位置就是废料”。闫荣金有些醒悟:牡蛎壳就是废料,反过来讲,能不能换个位置成为宝贵资源呢?于是向老师请教,老师就说牡蛎壳可以做动物的饲料添加剂,养鸡的时候要在饲料里添加钙粉,1吨钙粉要5、6百元,而牡蛎壳粉只要1百元,养殖户会乐于选择后者。
于是闫荣金回去后,雇人加工牡蛎壳,1万吨牡蛎壳,1年能卖100万。变废为宝。
不久,闫荣金发现自己亏了。因为牡蛎壳分为上壳和下壳。上壳平整,能做成紫菜生长的附着基,在日韩是抢手货。价格是1600元1吨,是下壳价格的16倍。闫荣金赶紧让手下70个剥牡蛎壳的女工剥壳时将上下壳分开放置、分开收集,再分开卖。又多赚了。
牡蛎在剥壳后,还会进行蒸煮加工,会产生大量的汤汁,这些汤汁闫荣金直接倒进下水道。有一天,有人来收购这些汤汁,说给闫荣金3块钱1桶,闫荣金觉得帮自己处理废料,干脆不要钱了。
后来有外国人跑到闫荣金这里来考察牡蛎汁的出处,闫荣金才知道自己白白送出的牡蛎汁会被做成蚝油出口,价值几百万。于是闫荣金再也不送牡蛎汁了,自己花20万添置了一套设备,浓缩的1桶就值8000块,出口的价格更高。又多赚了。
这个故事的启示是:
1. 专注自己的领域,熟悉产业结构和产业链,更多一些挖掘,事情会好很多。如果有淘汰的话,死去的一定是不专注和浅尝辄止的人。
2. 把废料放到合适的位置就是宝贵资源。
本文转载于黄主任http://www.huang-ou.com/blog/?p=381
好文章,大家一起分享
李想牙医 理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