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信中 《北京话六级测试》引发的感怀

(2014-08-15 14:20:27)
标签:

快乐的老年生活

老妈心里话

情感

分类: 美妈日记

微信中 《北京话六级测试》引发的感怀

    如今的老年人也玩微信,我便是其中一员。可以说:手机不离手,访边众朋友。那一天忽然看到朋友转发的信息《2014年北京话专业六级考试》,立刻吸引我的眼球,并且一种亲切感及渴望感油然而生,童年的印象浮现在眼前。立刻投入到测试当中,短短几十秒结果出来了!超高级得分:130分!当时豪气冲天,感觉自己不愧对在京居住了六十六年,但一丝失落感又萦绕心头。

   抬眼看今朝,北京已成为国际大都市。天南地北、世界各地的人群汇集京城。夹杂着洋味儿的、粤味儿的、川味儿的、海味儿的等等普通话不断地敲击着你的耳鼓,而真正的老北京话却逐渐淹没在这五味俱全的话海中——。如今想碰到一位能用纯正的老北京话与你交谈的人可谓少之又少。心中不免有一丝凄凉与不舍。我毕竟在京城生活了六十多年,从小就受这样的语言教育。尤其是体会到这种语言种种优点,才如此的不舍!

    要说这优点,可能由于这里的人们生活在皇城里天子脚下,所以说话、办事带个《礼儿》。这个《礼》是礼貌的礼,不是道理的《理》。其实我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而是四岁来到北京的小南蛮子。但是由于生活在人情味十分浓重的四合院里,那些土生土长的大妈、大爷、大哥、大嫂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教会我说北京话,教会我北京话里面蕴含的《礼儿》。

    记得当年院儿里西屋的王奶奶最会讲鬼怪故事,我又最爱听,所以老缠着她讲故事。晚饭后常跑到她家,用我那南腔北调的口音缠着她说:“奶奶,你给我们讲故事吧!”这时王奶奶会十分认真看着我说:“她小姑(我在院儿里辈分大),你记住了!对长辈、对老人、对老师不能用你,必须说《您》!这是礼数!用“你”是不尊重长辈。你给我记好咯儿!”我为了能听到故事立马儿十分认真地一字一句学说北京话,南方人不会卷舌,我就拼命卷着舌头顶在上膛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着说:“奶-奶-,请您-给我们讲故事好吗?”此时,王奶奶会笑着说:“行咯儿!妞子咋,你就慢慢儿学吧!今儿格我就给你们讲个鬼打墙的故事儿。”

    院里的大叔、大婶、大哥、大嫂都会这样教我说北京话,如果我说好了、音儿也对,嫂子们还会奖励我,给我个甜豆包或者一块点心。那时得到这样的奖品可谓是极高奖励啦!我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点一滴学会说北京话,舌头也会打卷儿了。并且将此种语言深深刻地在我的脑海中,用在我日常生活中。早晨看见王爷爷从屋里出来,我会说:“王爷爷您吃儿了吗?”。傍晚见了霍大哥下班回来,我会说:“您下班儿啦!”。在这过程中,也懂得了北京话里所含的《礼》数儿。

    北京话里更多的优点咱不多说,现如今儿,就说这《您》字您还听到到吗?可谓少之又少。这《礼数儿》相互之间用的就更少了。最近电视里老报道公交车里为了争座位,青年人与老人吵、中年人与老人吵、老人与老人吵,吵得不可开交。哪还有尊长?哪还有礼数?当然,这与我们这样年龄段的人没有起到很好的传承有关。就拿我说,我对儿女辈还有些这样的说教,而到了孙子辈我几乎就很少给他讲语言中的礼数。

    反省之后,我感到我虽不能去说教,但在有生之年用我的具体行动,来传承老北京语言中的礼数吧!所以,尽管已到古稀之年(身体还可以),但是无论乘何种交通工具,只要见到比我年龄大的、还是行动不方便的,我都会让座说一句:“大哥(大姐)您坐吧!”我也希望与我同时代的“七零后”们力所能及的行动起来,将老北京优秀的东西传承下去,北京就会更安定团结!

 微信中 <wbr>《北京话六级测试》引发的感怀

微信中 <wbr>《北京话六级测试》引发的感怀

 

写于:2014.8.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昨夜的大月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