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快乐及至!
最近一直弄不清自己为何忙的连写博文的时间都没有!今天正准备写一篇,刚刚坐到电脑旁,不想正在看报的老伴喊道:“今天又有你一篇文章!”立刻跑过去看,哈!真是我的一篇文。新年伊始、快乐及至。我也省事了,就把电子版贴上来,让大家与我分享快乐吧!

全文如下:
国强民受尊
- 2014年01月08日 星期三 北京青年报
◆海外传真◎伍尚瑜(出国旅游)
商店连夜招聘了中国留学生当导购,无障碍地介绍商品。我们是老年团,上楼下楼有人扶。甚至缴费都不用我们自己去,由导购负责。
国内的旅游业发展很快,人们都想到世界各地游览,开阔自己的眼界。而我退休后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历次的出游使我有着不同的感受,有些甚至是刻骨铭心的。
记得是2001年,那时英国还没对我国开放旅游,那里的人们还对我国有看法。由于女儿被派到那里工作,我以探亲的方式到英国小住。没去之前一直以为自己将到白人的世界,到处都是白皮肤、黄头发。然而,当我一下飞机过海关时看到的多是棕色皮肤的人,我很是纳闷。后来女儿解释道:“希思罗机场普通工作人员大多是印度人。”之后我又到伦敦各处游览,无论是在地铁里、大街上,看到许多有色人种:黑皮肤的非洲人,蒙着面纱的阿拉伯妇女,穿着“纱丽”、缠着头巾的印度人等等。给我的感觉是外来人多于当地人。伦敦真可谓世界城市。
然而,给我感触最深的一件事是:我和老伴去温莎堡游览,当时我想把古堡外观拍摄下来,由于不是专业相机,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很困难。我一边扫视身后,一边就不停地往后退。就在我转回头看着镜头退的瞬间,忽然感到腿部蹭了一下,同时响起稚嫩的哭声。我立刻转过身来看,原来就在我转过头的一瞬一个小女孩从我身后跑过,我后退的腿蹭了她一下。看到孩子哭了我赶紧抚慰她,低头查看碰得厉害吗?就在此时一只手迅速把小孩抢走,一连串厉声的英语喷射过来(我不懂英语,不知她在说什么)。抬头一看,原来可能是孩子的母亲抱起孩子,怒目而视不停地说着什么。毕竟我碰了孩子,虽然没有大事可我还是用仅会的一句英语道歉,可她还不依不饶地说着什么。此时我心中是气愤,因为她的眼神、行为是蔑视,我抚慰孩子都不让。老伴赶紧过来也向她道歉,而她怀中的孩子此时早已没事了,那位女士才悻悻而去。我认为她不是因为孩子被碰,而是看不起我们,我心里憋了一肚子气,感到屈辱!这件事对于我来说就是刻骨铭心的。
之后,我们又去参观蜡像馆,参观的人较多需排队。有一位中年妇女管理队伍,不想她走到我和老伴跟前停了下来,用英语问道:“是日本人吗?”我回答:“NO”她又问道:“香港人?”不想我和老伴异口同声地说:“CHINA!”也许是因为我们两人同时回答,她用吃惊的眼神看着我们,没再说什么就向队尾走去。此时我和老伴对视了一下,微微一笑。而我憋在心里的闷气总算出了!心想:“别用老眼光看中国!中国人要走遍世界”。
后来,出国旅游的情况就大不同了,尤其是到友好国家,感觉就好像到朋友家串门。2007年我到埃及旅游,那时埃及政局还稳定,与中国的关系相当友好。所到之处无论老人、小孩、行人都会说一两句汉语。记得到亚历山大参观夏宫时,我们的旅游大巴刚到门口,一群由老师带着在那里游览的小学生就涌到汽车前用汉语喊道:“中国!你好!”从他们的眼神、口气感到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我们很感动,下车后,每个人都尽量搜寻小礼物送给热情友好的孩子们。当我们来到海边观看海景时,又碰到一群小学生,他们同样用汉语欢迎我们。我们热情地邀请他们合影,孩子们迅速涌到我们身边,镜头里留下张张友好、灿烂的笑脸。
国力增强,出国旅游的人口也在不断增长。中国人成了世界各国增长旅游收入争抢对象。这时出国旅游的感受就大不相同了。记得2009年去日本旅游,那是我们单位独立成团的,要求旅行社保证纯旅游无购物。结果游玩到最后一天,第二天就要回国了,大家又感到来日本一趟一点礼品不买,无法向家人交代。于是又要求导游安排一次购物。此时已是晚餐时间,导游面露难色说:“我只能尽力,已经9点了,我要给免税店打电话,人家还要安排导购,而且明天还是休息日,人家就得停休。”为此导游没顾得吃饭就去联系。一直到晚上11点左右得到确切信息:明天确定去免税店购物!
第二天是周六,原本这里的商店上午10点才开门,而我们9点到达免税店门口时,商店的大门早已敞开,服务人员在商店门口列队欢迎。商店连夜招聘了中国留学生当导购,无障碍地介绍商品。我们是老年团,上楼下楼有人扶。甚至缴费都不用我们自己去,由导购负责。他们把钱、物、票据、保修单交代得清清楚楚,并且送你上车。呵呵,真是体会了一下当上帝的感觉,也深深地体会到:“国强民受尊!”
用我昨天拍摄的花卉做一个美好的结束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