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弯胡同摄影----解不开的胡同情结
对于我这样在北京度过六十年的人来说,是有着解不开的胡同情结。因为,我在胡同里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直到中年才离开胡同。胡同里承载着我童年的欢乐、少年的困惑、青年的迷茫。对于它我有无数美好的回忆,以致现在许多事情我都历历在目。我深爱着胡同,它装载着我的成长史。然而,时代在发展北京在前进,高楼大厦不断耸立,大片胡同在消失。我曾度过少年、青年时代的胡同现已荡然无存了。我心中好不是滋味,真不知用什么办法能把它们留下------。
当我爱上摄影时
,我忽然想到用我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尚未消失的胡同。当我看到报纸上登载烟袋斜街修旧如旧,恢复明清风貌。我赶紧去拍照,可到那里一看我很失望,并不像宣传的那样,根本不是我小时候的胡同。商业味太浓了,也就是蒙蒙外国人。老北京人是不能接受的。后来又宣传南锣鼓巷,看到报纸上的照片又如烟袋斜街一样,没兴趣去!我曾带着相机来到曾住过的胡同,宣内的嘎哩胡同只剩下一颗百年老槐树,胡同两侧建起了巨型商业楼。望着那伴着我度过少年、青年的老槐树热泪盈眶,心中滋味难以述说。当时暗下决心一定找一条与它相似的胡同记录下来。
事有凑巧,最近我去珠市口教堂做义工,就在教堂的旁边我看到一条叫铺陈市的胡同。哎呀!是不是这名字以现代化了?因该是铺衬市!如果是!那——这名字太熟悉了,不过现在的年轻人不会明白它的真正意思。我们这年纪的人都知道,这是过去做布鞋鞋底,打格布的原料。就是旧衣服把好一点的地方撕下来,一块一块粘起来,用来打格布用叫铺衬。再看看这一片还真是留存的平房区,顺路而行又看到一胡同牌:九弯胡同。我忽然记起中学时有位同学说住在九道弯胡同,是不是就是这里呀?而且想起同学还说胡同拐很多弯而且还很窄,天黑不敢走。当时我很想去看看,但、没成行。如果就是这条胡同,那就60年后我来完成我的心愿吧!也许还能遇到老同学呢!我走进小巷宁静狭窄的街巷立刻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正是我寻觅已久的感觉呀!立刻拿出随身带的小片机把眼前的景致记录下来,把这感觉记录下来做一永久的记忆。
这就是教堂边上的铺衬市胡同,图上的两层楼就是教堂。这是从胡同里往大街照的。

顺着胡同往南走,在左手边就看到九弯胡同的牌子。
狭窄、宁静略显阴暗的小巷就像当年我住过的胡同,但我住过的胡同不阴暗、弯儿也很少。

在这里看到了过去的交通工具,这三轮车不知是自己坐还是生存工具?但是这三轮车已现代化了!

所做人口的膨胀四合院里肯定搭满小房,已没有种花草的地方。没想到在拐过第一弯时看到丝瓜总到大门外,还搭个跨巷瓜架。而且已丰收在即了!


这里到处都是万国旗,院里没地儿被褥只能晾在胡同里。这里也是第二转弯处。

在这里遇到母子二人,儿子被绊倒哭了。为哄他不哭,我说给他照相。没想到妈妈立刻抱起儿子要与他同照相。结果是儿子哭了,妈妈笑了。

离开母子二人我立刻看到了第三弯还真是多,没走几步已是第三弯了。不过我也看到胡同里增添了现代化的设备:空调的外置箱、每家一个的电表。
最后我也不知拐了几个弯又来到一处看到过去妈妈做过的事,晾晒的雪里蕻。是为了腌咸菜的先期准备工作,也是大部分人家的冬季主菜。


我就这样七拐八拐的走着,看到老屋上的枯黄的蒿草、墙头上茂盛的野草。

当我又一转弯眼前的景象不觉使我一惊!因为我转到了一非常狭窄又阴暗无人的巷子里,如果不是前面有一线亮光我以为走入死胡同了。

我斗着胆子寻着那一丝亮光前行,这里宽度不足一米,只有高墙没有大门真有点瘆人。不过在那一丝亮光处稍拐一下,又是一番景象。在高墙的上面看到一棵结满果实的柿子树,感到有生活的气息。

j橘黄色的果实映衬在蓝天下煞是好看!在这里只能仰拍,因为这里更窄。最多只有80公分宽。

别看窄可亮度大,还看到了住户的大门。真不知他们怎麽推着车走?看看这窄巷吧!

当我走到最亮处时看到的竟又是一拐点,天哪!我都拐晕了,不知我还能拐出这条胡同吗?

没办法硬着头皮拐过去,一条万国旗挡住我的视线,不知前途如何?

走过万国旗,哇!我看到光明啦。它与另一条胡同相接终于我能走出这条胡同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