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话------水滚了
六十年前48年的春天不满五岁的我来到北京,不久哥哥姐姐都上学了。给我带回来的第一信息是:你要学北京话!当时太小没当回事,条件也不允许:一、独门独院无邻居二、当时正是解放前期兵慌马乱,家长不让独自出院,也无法交朋友。三、哥姐
回来仍说家乡话。因此,即听不懂也不会说北京话。到了秋天整五岁时该上学了(我家规矩一律五岁上学),妈妈带我去考学,结果是一团糟:老师听不懂我的话,我也不明白老师说什麽。写了三个字我的名字。就出来了!其结果当然是没考上!受到全家的批评!因为兄弟姐妹五个,就我五岁没考上学。我也不服气!写字、算术我都会!不就是听不懂话吗?下决心学!大姐也自报奋勇教我学北京话,并且一再告诫我说:"一定争口气学会了,明年一定考上学!"我也一再表态:"我一定憋口气!"我这一表态把我姐弄得哭笑不得说:"你学游泳哪!憋气!是争气!"可我就是改不过来,总是说憋口气。就这样一憋就憋了一年,终于在49年的九月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学年我考上了小学。当然说的是一口带着家乡腔的北京话,总归老师、同学能听懂,这口气没白憋!但是因为回到家里仍说家乡话,有时与同学说话时不时家乡话会溜出来。记得一天课间同学们聊天,那时抗美援朝已开始,聊的内容就是最可爱的人------志愿军。这时我们几个同学是脚踩座椅高坐在课桌上,这个说志愿军这麽勇敢、那个说志愿军那麽勇敢,我在收音机里听说:志愿军咬开手榴弹扔向敌群,炸死敌人无数。想把这件事说给同学听,一张嘴说成:“志愿军EAO手榴弹。”(对不起家乡话的字我还真找不着,只好写拼音是第三声。)话音刚落,同学们都从课桌上翻落下来笑弯了腰,喘不过气的说:"手榴弹能熬吗?那不成熬粥啦?"得!家乡话《咬》的字音让同学听成了熬,闹这一大笑话!
二年级下学期我家搬到宣内住,是大杂院。此时有了邻居、有了朋友,甚至于朋友都交到隔壁院里。当然北京话有了很大长进,可毕竟回家还说家乡话。所以时不时家乡话还是从口里溜出来,笑话还得出。记得那时我小哥很快与隔壁院里李家的哥俩交了好朋友,我是跟屁虫总跟着哥哥跑。可巧李家有一个妹妹叫小英
,比我大两岁我们成为好朋友,因此两家的孩子常来常往互相串门。一天我看家里有没了小哥,心想一定去李家了,我去找他!正好还可以和小英玩。李家可能是旗人,有好多习惯其中是家里的大人爱喝茶,炉子上总烧着水。那天我是正午睡时去他们家的,一进院院里空无一人。大家都在睡午觉,只有正房有叽叽咕咕说话声,肯定是小哥与李家兄弟聊天呢。此时只见他家门口的方盘煤球炉子上水壶被烧的滚滚开,蒸汽把壶盖顶的呱嗒呱嗒直响。可能是睡觉的睡觉、聊天的聊天谁也每听见。我一看急了,怕把壶烧干了赶紧就大声喊:"水滚啦!水滚啦!"我这一喊不要紧院里各屋的人稀里哗啦都跑出来,一边还嚷到:"烫着没有?!烫着没有?!"可到院里一看壶还好好的在炉子上,只不过蒸汽吹着壶盖噗噗响。大家都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也用同样的眼神看着他们。我心想:"我只喊了水滚了,你们干吗这麽大惊小怪的?"此时只听我哥在屋里哈哈大笑,喘着气大声的说:"我们家乡话水开了叫水滚了!"此话一出全院的人都大喘了口气,李家大妈赶紧说:"我还以为炉子上的水壶滚到地上,害怕烫着你妹妹!"院里的人都说:"可不是吗!我们也以为是这样呢!"李大妈又说:"好嘛!你这一句水滚了吓着一院子人!"此话一落全院子人都笑弯了腰,我也跟着傻笑心想:"今后家乡话
可不能再溜出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