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热爱化学的人更爱生活

(2011-09-08 17:20:14)
标签:

杂谈

分类: 化学教学参考

                

  •                                            热爱化学的人更爱生活 
  •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 马春生

文章背景:江苏高中化学教学2008年后进入新阶段。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化学科学素养,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化学教师思索的问题。我在2009年高二文科班《化学与生活》模块第一章教学中,让学生们在学习后写一篇散文或诗歌体会生命与化学的密切联系,赞美讴歌化学对生命的贡献。以下是我对学生作品及汇报会的真实感受。

 

请先欣赏两位同学写的诗歌和散文。

生命颂

——学习《生活与化学》第一章有感

高二(6)张晓雅

 


           你感到生命的气息了吗?

           你听,

           血液在流淌,

           载着分子和营养。

           你呼吸你舒畅,

           你的心在跳,你的能量在燃烧,

           所以身体茁壮。

 

           蛋白质组成美貌,

           维生素送来健康,

           水分子使活力奔放!

           还有食物不断提供营养!

           五彩缤纷的化学元素,

           造就阳光灿烂的生命天堂!

 

           绿色的植物,

           活泼的动物,

           七彩的化学天堂

           循环不断的营养

           生命因此健壮。

 

           看,脂肪燃烧似火,

           听,葡萄糖在歌唱,

           好动的元素在跳交际舞,

           奇妙的分子世界热闹异常。

           生命多么豪放。


 

                                  生命礼赞

——学习《生活与化学》第一章有感

高二(4)冯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若不曾有C2H5OH,想那诗仙太白何能化酒为诗,抒其望月感怀之浪漫。

    看到“大江东去,浪淘尽”之奔腾气势,若不曾有H2O,恐那东坡居士,纵叫他挥尽千年不平之泪,也难有那份一泻千里之豪情。

   “杨柳岸,晓风残月”。相思别离,情难堪,若不曾有CO2,使那翩翩杨柳进行光合作用,纵使情到深处,也难使那柳枝化离愁委婉词之隽永。

     金戈铁马,奔腾万里。血洒疆场,红透夕阳。若没有SiO2(沙子),怎会有这恢弘的史诗巨画。

     当那如椽巨笔席卷千年,纵横万里。却依旧不改史实本质时,可曾想,若无纤维素,司马迁何能把泪抹尽,疮埋心底,撰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人若没有脂肪,岂不成干柴一具,又何会有杨贵妃那丰腴之姿。

    大自然如诗如画,仰望那鹰击长空,俯视那鱼翔浅底,看草间小小昆虫,瞧公园里那一绚丽芬芳的花朵,若没有蛋白质,大自然何有如此之奇迹。

    化学——生命的礼赞,我们因你而存,因你而歌。

 

    诵读上述两位同学的作品,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怎能不感受到学生们对化学与生活的炽热情感,品味两位学生的作品,揣摸学生们对化学与生活的追求,我们怎能不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与学生的需求有没有差距。

    当高二(4)班、高二(6)班的86位同学们用奔放的笔在格子纸上书写下对化学与生活的热爱,用热烈的掌声和笑声鼓励每一位上台诵读作品的同学,用赞许的眼光细看贴在专栏里的同学文稿时。我的心在震颤!

    没想到选学化学必修课程的学生们对化学依旧饱含执着的追求。

    没想到学生们对化学与生活理解得这样的深刻。

    没想到,一次尝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共鸣。

    当高考的指挥棒扼杀了我们这类生源学校的学生进一步选修化学时,我们这些化学教师暗自叹息。

    当“功利主义”弥漫社会、浸袭校园时,我们这些化学教师被边缘化。

    化学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高考吗?我们这类生源的学校高中化学教育向何处去?许多化学教师在傍徨,许多学生对化学心生畏惧,许多“智者”在教育学生不要选学化学。

我常在自省中不能自拔,难道这一切都成了化学教师的错?为什么没有人从数字中看出“数字”:我们的下一代人缺失的科学素养有多大?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伟大的西博格教授的话时时在我的耳边回响。“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次次冲击我的心房。

    于是,我依旧满怀激情带领学生游历“化学与生活”,我要学生们用对生命充满敬畏的心,去体会“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去探索“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去感悟“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于是有了要求学生写诗歌或散文的设想,于是有了学生们五彩班澜的作品 “生命赞歌——学第一章有感”。

    热爱化学的人更爱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