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瀹月父母海洋馆愿望延迟满足 |
分类: 成长日记5-6岁 |
孩子的愿望应该立刻满足吗?
2012年12月12日星期三
入冬以后,瀹月连续几个周都去了海洋馆。第一次去的时候,妈妈到最后才说不去。
爸爸带着瀹月,基本满足了瀹月的要求,比如,进动物园之前就买了一个气球,气球后来在非洲动物区那儿飞上了树;牵黄鹿牵了半小时后,又延长了半小时,可是瀹月并没有牵到时间就把狗退了回去;又去喂孔雀;在海洋馆看完海洋动物表演,一些花钱的项目也都去了,去触摸池喂鱼,买食喂锦鲤;而且瀹月发现了一种闪闪发光的海豚玩具,可以挂在脖子上,我们也买了一个。记得瀹月当时就说,琪琪有一个。
黄昏时回到家,瀹月跟妈妈炫耀着她的新玩具,说,我要买什么东西,我爸都颠颠地跑着去给我买。一边说还带着动作,形象地表示爸爸好像讨好似的什么都不假思索地答应。
其实不完全是那样吧,我肯定没有颠颠地跑吧!我背着包,还得拉着瀹月,哪能跑得起来?尤其是在买海豚玩具时,第一次瀹月提起的时候我们并没有买,从海底环游世界出来,又迎头撞上这些花花绿绿的玩具,买时也是询价、评论、挑选一番,并没有那么迫不及待啊!
第二次去的时候,瀹月居然要再买一个一样的海豚玩具,我们也买了,只是挑了一个歪戴着帽子的小男孩的造型。第三次去的时候,走之前妈妈专门交待我,瀹月可是没有得到10个星星,不可以买任何礼物。瀹月于是记住了,只是用奶瓶去喂了锦鲤,又新鲜又激动的感觉。看完海洋动物表演,瀹月发现又可以去摸小海豚了。前两次散场的时候我们直接就走了,而且好像招揽生意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在我们面前不停地晃悠。以前瀹月小时候,我们带瀹月来海洋馆的时候,让瀹月摸过两次,可是那时瀹月说什么都不摸。第一次只是那样歪着头看着小海豚,倒很沉静;第二次妈妈抓着她的手去摸海豚,瀹月还大哭起来,这些都有照片为证。瀹月自己回家还把这些照片翻出来,仔细看看,不予置评。
这次,瀹月是长大了,表示希望去摸海豚。我没同意,我感觉现在这活动太商业化了,照相的人一直在喊孩子,看镜头看镜头,而且我自己带着瀹月,也没带照相机。我答应瀹月,下次妈妈一起来的时候,你可以去摸海豚。到时我会告诉瀹月,希望那时她可以多摸摸海豚,多看看海豚,多和海豚交流,实在不必要一定看镜头。
那天回家的路上,瀹月一直在车后座上睡觉。到家了,我叫瀹月起来下车,瀹月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下次我和妈妈一起去看海豚的时候,你答应让我去摸海豚的。你别忘了啊!
呵,一直记着呢,这一路是梦到小海豚了吗?
现在的孩子物质上极大满足,是不是也应该有这样延迟满足而等待的时刻?让她经过自己的努力,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