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瀹月35月育儿早期教育第一名学习能力失败 |
分类: 成长日记2-3岁 |
孩子缘何一定要当第一名
2010年2月24日星期三
昨天晚上,爸爸回家比较晚。吃完饭,瀹月缠着爸爸玩一会儿。我家的客厅与餐厅是连在一起的,中间有一个比较狭长的通道。瀹月说,我们俩来比赛跑步吧。然后就摆好姿势,自己发令,预备刚喊完,自己就跑了,爸爸就跟在瀹月屁股后头跑,为了营造爸爸在奋力追赶的气氛,爸爸故意贴得瀹月很近,甚至有时都要绊到瀹月了。
瀹月先摸到阳台落地窗的玻璃,很高兴,说我第一名!
妈妈看得有趣,说,那再跑过来,谁先到妈妈这儿谁第一名!
我俩又跑起来,快到妈妈跟前了,我想给瀹月来一个突然定格的效果,就抓住了瀹月的身子,让她跑不成。瀹月就开始叫了,我放开她后,瀹月扑到妈妈的怀里哼哼唧唧开始告状了,妈妈,爸爸抓住我不让我跑了!
妈妈批评了爸爸后,我们又以妈妈为起点和终点,折返跑了两趟,有一次,爸爸故意抢跑,瀹月不干了,妈妈裁判于是责令重新比赛。这两次都是以瀹月第一名和瀹月欢声笑语结束的。
瀹月还要跑,还把小玻璃鱼缸放在我们要跑过的茶几上,让小鱼看我们比赛。
我想,总得来点不一样的吧,于是设想我先领先,然后让瀹月奋力追赶,再让瀹月追上。
开始跑以后,我就一步迈出去领先了,瀹月却停下了步子,然后就大哭起来,是那种特别委屈的痛哭声。我喊着,快来追我呀。瀹月也不理会。
妈妈抱起瀹月,瀹月委屈地说,爸爸跑前面去了,我得不了第一名了!还说,妈妈,你说爸爸吧!
妈妈和爸爸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说服工作,我们不能时时都领先呀,落后了我们要奋力追赶呀。你看周洋阿姨一开始也是落后了,都到了第四名,她靠着自己的实力和毅力,在最后3圈追上来了,最后得了第一名。妈妈还说,我不能说爸爸,这事爸爸没错呀!我们得第一名要靠自己的实力,而不能让别人让呀,在家里爸爸让着你,在外面可没有人让啊!
瀹月渐渐止住了哭声,但却拒绝了我提出再比赛跑一次的提议。
其实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淡化孩子对第一名的概念。记得以前在博友那儿留言,我还说,对孩子不要太强化第一名的教育。但实际上,这种教育是无处不在的。在生活中,有时孩子动作慢了,不肯去洗手,不肯刷牙,早晨磨磨蹭蹭不想去幼儿园时,可能都祭出“第一名”此旗,使用过激将的办法;孩子在幼儿园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可能就更多了,比如穿衣服、穿袜子比赛等等。
也可能是这两天我们带着瀹月看了冬奥会的短道速滑比赛,瀹月亲眼目睹了王濛和周洋阿姨的比赛过程(瀹月说,王濛阿姨滑得特别快特别快!),以及得到第一名后的喜悦,与教练击掌相庆,身披国旗的风采,强化了瀹月得第一名的愿望?
孩子有上进心,好强,这都无可厚非。但太关注得第一名,实际上是弊大于利的!
我自己深有体会,从小学开始我就频频当第一名,也绝对是老师的“宠儿”。但现在反省一下,觉得童年时期自己太乖,太听老师的话了,该调的皮没调,该犯的坏没犯,实际上限制了很多能力的发展,比如创造力、想象力、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再有就是对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太重视成绩,走捷径,局限于书本,不够用功,课外的阅读不够,实验和实践活动缺乏,缺乏积淀,缺乏后劲。等到上了高中,学习内容不是那么容易的时候,成绩开始下滑,碰到山外有山的时候,又容易泄气,学习的灵气消失殆尽,很费劲才上了一个不入流的大学。我总觉得是小时候学习的第一名观念“害”了我。
所以,瀹月的教育,我们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不重视认字、识数、背诗等机械的记忆,不以表演、炫耀为学习目的,就是希望瀹月能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包括很好的视觉、听觉注意力、记忆力,很好的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将来在学习上少走弯路。该学会的东西到时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在掌握新知识时可以顺利一些。也希望瀹月有很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很宽的知识面和丰富的生活阅历。
这一切,岂是一个“第一名”能够涵盖的?
但是,这条路注定是比较曲折的,也不是说,这样,瀹月长大后就一定会多么优秀,多么出色。只是有感而发,与大家共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