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州洋澜湖
文 陈柔荑
嗅着青梅,步上宋词香径,道遇多情种子柳永,记住了他摧肝折肠的叹息:“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懵懂岁月萌生稚气问题:楚天何苦折磨多情人,楚天在何处?老师解答,楚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楚地疆域之大,还可延展。关于楚天的疑问还有很多,想问却不从何说起,也不知如何查证,囫囵吞枣了事。读书不求甚解,多半如此
。
稍长,将诸多问题结集为一个表情:楚天就是堆满愁怨的地方,为伤别离而存在,“楚天阔”意指去路的遥远迷茫,心心相牵而无着。教科书把楚天解释为楚地,代指南方。对这一说法心存疑窦,我固执地认为,“楚天”绝不仅仅单纯代表南方,“楚天”可能是楚地,也可能是他处,是伤心人别有怀抱之处。
一不小心,与楚地结下不解之缘。再不小心,某地成了我的楚天。楚天的词义在我这里渐渐缩小为某个人。我住长江头,君(楚天)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不负相思意。思念堆成杨柳岸,该相见了。长江水不休,“楚天”便可见。顺江而下,奔“楚天”而去。那年春天,与父亲母亲,与八大姑七大姨,与儿时玩伴,与绕床青梅骑竹马......一一道别,巴山蜀水凄凉地,一朝分别,执手相看泪眼,离别在即,江淹的经典煽情至滴泪成河的诗句汩汩地冒了出来:“黯然销魂着,唯别而已矣!”“春水绿波,春草碧色,别君南浦,伤如之何?”醍醐灌顶,相隔几百年的两位作家,将思念或寄予楚天,或寄予南浦。南浦在何方?南浦与楚天有无关联?也许,到了湖北,这些困扰我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一出夔门,楚天阔。千里烟波长虹落。
谁知到了楚天,心里已经装不下诗词歌赋,原本属于词赋的一角被繁杂的生活占据,被油盐酱醋茶填满,被车子房子取代.偶尔想起,也成了谋生的工具。人云亦云,滔滔浊流,难辨东西。
对脚下这方神秘的泽国,我永远看不透它。大概自己一向很少幻想的缘故吧,看山是山,见水是水,到了洋澜湖有思无念。祖先逐水草而居,取其生存意义,一叶轻舟,亦商亦农;现代人取其观赏价值,沿湖造屋,美其名曰“黄金水岸”。
渐渐安定下来,曾经的问题又走了出来。南浦在何方?“楚天”“南浦”有无关联?键入“南浦”,汉典注:南浦(1).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楚辞·九歌·河伯》、南朝梁江淹
《别赋》皆出现“南浦”二字。再注:南浦 ,古水名,一名新开港,在今武汉市南。唐李白《江夏行》:“适来往南浦
,欲问西江船。” 王琦注引《太平寰宇记》:“
南浦,在鄂州江夏县南三里……以其在郭之南,故曰南浦。”还有一处,出现了一个让我兴味十足的地名——洋澜湖,“洋澜湖古称‘南浦',又名南湖、长湖”,“洋澜湖古称‘南浦’,南朝才子江淹曾在《别赋》中写道:‘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恍然大悟,洋澜湖便是南浦,与我渴求解答的“楚天”有无关联?随即,一行文字出现:
宋朝祝穆《方舆胜览》记载:“南湖旧名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即此。”
原来如此!洋澜湖的文化内涵竟有这一层,这是我未曾想到的。其实,鄂州的街道早就给人暗示了,“南浦南路”,“南浦北路”,“滨湖桥”即情人桥,典雅至极,望明月思故乡,到南浦泪潸潸,“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南浦一别,再见已是经年累月,情人桥头柳成行,折柳寄情情难留,留待梦里长相守。鄂州南浦,没有洋澜湖何来南浦路?
原来如此!没有南浦凄凄别何来楚天杨柳岸?江淹(444~505年),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柳永,北宋婉约词人。由此推断,“南浦”蓄势在前,“楚天”蕴泪在后,二者有无关联,古人写诗化用是常事,“楚天”望“南浦”而出,已是不争的事实。至于江淹《别赋》涉及的南浦是不是洋澜湖,宋朝祝穆《方舆胜览》论及“‘送君南浦’即此”可不可以作为地理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鄂州是一个浪漫的城市。
——
《 城市表情》节选
行走阅读 鄂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