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爆料:微生活-将被腾讯强制性

(2014-04-03 08:02:00)
标签:

杂谈

据内部可靠信息来源,微生活团队近期会被腾讯强行解散。这个消息确实会让很多人吃惊不小。

说到“微生活”,就不得不提起戴志康。作为康盛(Discuz)的掌舵人,在2010年投入腾讯怀抱以后,一直对生活服务业情有独钟。于是他开展了QQ美食业务,主要满足消费者找寻餐厅的需求。虽然是背靠强大的QQ流量,直接与大众点评竞争。但是因为定位不清楚,产品无特色,在运营2年以后,基本退出这个市场。随着微信的兴起,小戴看到了重染生活服务业的机会。在他的主持下,收购了通卡,并利用在微信的特殊权限,开发了“微生活会员卡”,后台直连通卡的CRM。由此,开始了全国范围著名的“扫一扫”活动,从而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刮起了“微生活会员卡”的旋风。在风头最盛的2012年,市场上要是有公司没有用上微生活,简直就是在O2O领域落伍了。不可否认的是,是微生活当时开创了“扫一扫”,成为会员的消费习惯,让商家发展会员,变得非常简单直接。

谈到这里,可能有人会疑惑,这么好的一个产品,这么牛逼的爹妈,为什么会落得今天的下场???

一个好的产品,但是如果定位有问题,它的市场也无法大规模拓展的。微信作为公共平台级产品,它所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微生活”应用。由于微生活自身既提供面对消费者端的产品,又提供对商家的软件(CRM)。所以线下所有的CRM公司都把“微生活”看成竞争对手。其次,在微信上,有成千上万的类似“微生活”应用,它们都是出自各种创业公司和行业企业之手。从功能上讲,只会比微生活强,不会比它差。鉴于这种尴尬的境地,微生活对外宣传的唯一利器就是,自己是微信的“亲儿子”,得到了别的公司得不到的特权。(比如可以直接给消费者送达消息,各种接口,还可以在微信内帮助发展粉丝等等)所有的商家选择微生活的直接动机就是利用这些特殊接口,搞营销,搞免费“短信”。

但是可惜的是,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却不这么认为。他在多次讲话中提到,微信是一个沟通工具,而不是一个营销工具,不能把微信当成“免费短信”平台。谁在微信中滥用这些权限搞营销,谁就会被“灭掉”。当他本人不断在强调这个观点的时候,微生活的发展方向,明显与他的期望不相符合。由此,小戴与微信团队的矛盾不断激化,最后以小戴于2013年中离开腾讯为终结。但是小戴的离开,微生活的业务还在继续,在腾讯高层对微生活从百般期待,到失望之极,总共就渡过了1.5年的时间。

话说,屋漏偏遇极夜雨,当腾讯做出切割自身发展不顺利的业务的战略决策的时候,整个腾讯电商都被打包卖给了“京东”。但是京东很显然对这个业务也没有任何话语权。于是在投资点评以后,腾讯就产生了把微生活转给点评的想法。可是无奈点评很清楚,微生活2年多来的运营效果(活跃商户数和活跃用户数屈指可数),完全不具备商业价值。于是点评的回答是“不要”。

为什么整个微生活成了行业的弃儿?这确实跟它自身的管理不善,有很大关系。由于微生活用的是代理制。微生活做产品,市场宣传,代理商负责销售和服务支持。由于销售团队的考核与管理非常混乱,造成大量销售在代理的利益链中获得中间好处费。致使真正有实力的代理商怨声载道,有关系的代理商赚得盆满钵满。这样的体系下,是没有人对业务的结果负责的。

由于以上的各种原因,当微生活被划给微信团队直接管辖的时候,微信的高管对之前微生活的种种做法早就不满,对微信作为自己的“儿子”没有办法发展壮大,极其混乱的管理局面痛心疾首。于是,彻底抛弃这样一个包袱,切割没有价值的“肿瘤”,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让我们记住在这个行业发生的一个个失败的教训,为未来的企业经营提供最生动的教案和经验。

-------------------------------------------------------------------------- 

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人称T客公众微信号【Java_simon】,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实时互动。 

http://s6/mw690/001VrulCzy6HO9zSDl3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