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古诗里的河南美食

(2016-04-23 15:17:25)
标签:

河南美食

分类: 我的散文

说说古诗里的河南美食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无轻重,压佳人缠臂金。

·苏东坡

 

这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为一卖馓子的老妇写了一首《寒具》寥寥28字,勾画出馓子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馓子,是我们河南的一种油炸面食,条细色黄,香焦酥脆,色泽黄亮,层叠陈列,轻巧美观,干吃油而不腻、香脆可口。

制作馓子要用上好的面粉,加少许食盐用水揉成面坯,然后饧面、切条,再搓成条状,环绕排满盆中,上面洒抹一些玉米面防止粘连。待面条在盆中回透,弹拉力恰到好处时,将面条绕在手上,用手来回抻开,撑、绷成粗细均匀一致的馓子条,然后放入油锅,用筷子轻轻翻动,掌握火候煎熬上色,炸成大把或小把金黄焦脆的馓子。

小时候,经常看到村人炸馓子。有了妇女坐月子,亲友邻居也会送馓子探望。


说说古诗里的河南美食

                                  蒸槐花

 

雨过前山日未斜,清蝉嘒嘒落槐花。

车轮南北已无限,江上故人才到家。

唐·许浑《夏日寄江上亲友》

 

我们河南老家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移过来的,所以与槐有不解之缘。

小时侯我们常用一根长竹竿,竹竿尽头斜绑上一个短棍,颤巍巍地举起来,套准了一嘟噜槐花儿,用力往下一拽,槐花儿就连叶子一块落下来了。母亲用压水井里的水淘洗干净,放在瓦盆里洒上面搅拌,洒上盐,放进灶锅的箅子上蒸。蒸熟后,盛到碗里,滴上芝麻香油和醋,加上蒜汁或蒜苗,我就可以美美地吃一顿了。


 

说说古诗里的河南美食

  

 

几年大学饱诸儒,薄枝犹传笋蕨厨。

公子彭生红缕肉,将军铁枚白莲肤。

芳馨正可资椒实,粗泽何妨比瓠壶。

老去牙齿辜大嚼,流诞才合慰馋奴。

   宋·岳珂

 

这是南宋岳飞之孙岳珂的馒头诗,说的馒头是当时在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读书的大学生的美食,当时的大学叫太学和国子监。每逢三、八课试的日子 ,太学与国子监的食堂就例行加餐 ,春秋两季加炊饼 ,夏天是冷淘,冬天是太学馒头。大学生们拿到以后,往往舍不得自己独享,要转送给亲朋好友们品尝。

馒头在我们河南又叫馍、蒸馍、卷子,分为圆形和长方形。味道可口松软,又白又鲜,营养丰富,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

小时候我烧锅蒸馒头时,经常掀起锅盖,手指轻按馒头看看是否蒸熟,如果手指轻按馒头后,凹坑很快平复为熟馒头,凹陷下去不复原的,说明还没蒸熟。小时候还爱吃那种贴在铁锅边沿上带黄焦底的馒头。

直到现在,我还是不吃南方的大米饭,喜欢每天买馒头吃。

 

说说古诗里的河南美食

  

 

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

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唐·韩愈

 

唐代大诗人韩愈把刀削面描绘得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情画意。

河南的烩面很有名,但我还是喜欢吃手擀面。小时候母亲用擀面杖擀面条,切的宽了叫面叶,我烧锅。夏季多吃捞面条,面条煮熟后捞出,放在凉水中凉拔一下,拌以蒜、荆芥和黄瓜,很是清凉爽口。

 

说说古诗里的河南美食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唐·白居易《寄胡饼与杨万州》

 

我们河南烤成的烧饼表面黄中透红,葱花和芝麻点缀其间,用手揭开,底儿、盖儿、芯儿层层分离,香气扑鼻,吃一口保准外酥里嫩,香酥可口,不硬不粘,老少皆宜。

小时候经常在集市上买来吃,父亲赶集回来经常捎回几个。近年来每次回家都要去我们沈丘县城买几个在火车上吃。

东莞莞城智通人才市场对面小巷里有一个河南老乡妇人卖烧饼,很好吃,我如果去了那附近,就会买几个来品尝。

 

说说古诗里的河南美食

腌牛肉

    

霜蹄削玉慰馋涎,却退腥劳不敢前。

水饮一盂成软饱,邻翁当午息庖烟。

宋·王迈

 

我们周口沈丘县城腌牛肉很有名,县城大街上一溜卖腌牛肉的摊子,其中数马五牛羊肉有名,享誉一方。

腌牛肉爽嫩可口,五香诱人,独特风味,凉拌时,撒上葱段姜丝芫荽,滴上小磨香油,是最好的下酒菜。

我从小有次发烧吃猪肉吃够了,直到现在还不吃猪肉,但我非常喜欢我们沈丘的腌牛肉。小时候外祖父赶集回来,经常给我捎回了一小块让我解馋。

现在有时候回家,也会带上一块我们沈丘县城的腌牛肉在南方下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