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星墩,水落石出现真身

标签:
枯水期鄱阳湖水落石出见落星墩全貌湖滩变草原摄影文化 |
分类: 边走边摄 |
鄱阳湖之美,不仅在于广阔的水域面积,还在于湖中零星分布的41座岛屿,它们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大岛如山,小岛似船,把波平如镜的湖面点缀得更加迷人。奇怪的是,这些岛屿中,名气最大的那座却是面积最小的,它就是落星墩。落星墩也被称为“落星石”,其长度仅为60米左右,宽约30米,高约15米。岛上建有一座落星寺。千百年来,落星墩吸引来无数文人雅士登岛观景,吟诗作赋。
关于落星墩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故事。据说在很久以前,一颗流星划破天际,坠入鄱阳湖,留下的陨石成为一座小岛,并因此得名落星墩。这个故事被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记录在《水经注》一书中:“湖中有落星石,周回百分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因以名焉。
或许是落星墩形如星斗,乍看像是浮在水面,也可能是传说故事影响深远,使得这座小岛充满了神秘感,引人遐想。北宋文人蒋之奇在诗中写道:“今日湖中石,当年天上星。”南宋诗人戴复古则更富想象力,他写道:“吾闻此石三千年,复化为星天上去。”
在雨水丰沛的季节,鄱阳湖水位持续上涨,碧波万顷,落星墩大部分隐入水中,水面上仅剩部分岛上建筑,显得更加扑朔迷离。当湖水退去之后,落星墩则暴露于湖滩之上,完整地展现在巨人面前。此时正是探秘落星墩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