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萨斜塔,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据说,大约在10世纪时,比萨国王打了一次胜仗,为了炫耀功绩,当时的大公决定建筑一座大教堂,并在教堂旁边修一个钟塔,这就是比萨塔。但是,钟楼建到三层时就发现由于地基、建筑结构等原因,塔身出现了向南倾斜,被迫停工。94年之后,比萨人建塔之心不死,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开工,并把每层南面的柱子略微加上一点以求平衡。但由于塔身过重,而地基的土质松软,因此塔身仍以每年1.25毫米的速度向南倾斜。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到20世纪末时,塔顶比中轴线已经倾斜4.5米,岌岌可危。意大利政府对斜塔展开了紧急抢救,比萨斜塔的倾斜才得以保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夕阳下的比萨大教堂及比萨斜塔
傍晚7点多到的比萨斜塔,五月的意大利,天黑得比较晚,我们的就餐地点离斜塔不到10分钟的路程,因此,得以轻轻松松的在这里悠闲的转。看夕阳渐渐地隐没在地平线,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草地、教堂、洗礼堂、斜塔及游客的身上,现出片片金光。

路上的指示牌

路边的摊贩,估计产品都是:中国制造

比萨斜塔,向我们展示的是:永远的缺陷美



西斜的夕阳投射过来


教堂一角

这个小美妞的全身仿佛都镀上了一层金光


老外也到点就餐

我们就餐的餐厅:香港酒楼

“斜而不倒”的比萨斜塔之所以闻名于天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在发生的物理学上划时代的重要实验。这次实验的主持者,就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伽俐略。一年轻人站在塔的一边,双手将一大一小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同时直直地抛向地面,只听到“嘭”的一声,两个大小不一、重量不等的铁球几乎同时落地。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实验,但就是这“嘭”的一声,扣开了经典物理学的大门,颠覆了那个曾经被视为万古不变的真理:物体从空中落下时,一定是重物比轻物快的亚里士多德定律,“自由落体定律”从此诞生。
嘿嘿~~俺一直认为,只有在真空状态下,重量不等的物体才会同时落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