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游江南(3)——那山·那水·那老屋


标签:
杂谈 |
这次回奉化,计划在清明当日给姥姥上坟,广东人称之为:走正清。刚到山脚,看见一小伙子拿着一枝粉色的杜鹃花,急忙问他在哪儿买的?我也想买一枝送给姥姥,小伙子一指对面的高山:在那山顶上采的!大表姐的女儿告之:这儿的风俗,上完坟都兴爬上山采杜鹃花,拿回家用水养着。太好了!给了我登山的借口。
1983年初,一纸“姥姥病危”的加急电报,妈妈带着我乘飞机从广州到杭州,又从杭州坐火车到宁波,再从宁波的北仑港乘小火轮赶到西坞(当时从宁波到西坞只有水路),整个行程用了三天的时间。现在西坞陆路已通,小火轮也已停开,但那个小码头现在做何用途?还在吗?带着疑问,在这个清明节的下午,专程去河边遛遛。
当年的小码头,如今已变成采沙场
有位佳人,在水中央
河边长着许多柳树,能听见小鸟的欢笑声(可惜俺打鸟不成功)
好悠静,好舒适
烟花三月游江南,不止是赏花那么简单


姥姥年轻时就离开了家乡,天津、北京、广州到干校,从北到南,在外面生活了四十多年。当我们离开干校,将到更偏辟的粤北山区生活时,她向妈妈提出:叶落归根,她不要客死异乡,更不想被火化。于是,姥姥回到了家乡,由堂舅一家人照顾她(妈妈是独生女),姥姥人生的最后12年,就在这间有百年历史的老屋中渡过。
西下的夕阳,像…………迷人
常常想,姥姥当初如与我们一起去粤北山区,她一定活不到1983年;而后来我们回到广州,她如愿意与我们一起过,她的寿命一定要长于1983年。人生就是如此,充满着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性。从降临人世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走向死亡,每个人的命运不同,在这个世界上经历的磨难也不尽相同。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