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六号一早我们来到了日喀则汽车站,九时准时开车。珠穆朗玛,藏语意思为“圣母”,也有人叫她为“神女第三”
。珠峰山体在中国这边看地形陡峭高峻,山峰上部终年为冰雪覆盖,呈令人震撼的金字塔状。所以,如去西藏不观珠峰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沿途所见有许多老外骑自行车前往珠峰,身体真棒。一路走来,从能看见珠峰的那一刻起她始终躲在云雾中,司机的老婆告诉我们,她有信心我们能看到珠峰的真面目。下午六时多我们到了一号营地找了一间合适的帐篷住下,我连羽绒衣都没穿就走到外面观赏珠峰。这时的珠峰已经露出了她的真面目,天空是那么的蓝,蓝的看不到一丝云彩,我一直忘情的往前走,好象怎么也看不够这个“圣母”,直到同伴发短信叫我回去。在往回走的时候,我看见在山峰的周围开始环绕着一丝丝云彩,觉得这样的珠峰才显得更美,拿相机拍又好象看不见镜头里有那一丝丝云彩。回到帐篷穿上羽绒衣戴上眼镜再仔细的看,感觉那一丝丝云彩拍上去了,那就再出去拍几张好看的。随步走出帐篷外看珠峰。这时一种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也没有想到过的情景出现在我的眼前,只见珠峰的顶部涂上了一抹金色,我急忙拿起相机拍摄,可惜路上的马车和行人都太多了,根本无法拍照,我赶紧跑到路基下边的小河滩,拿起相机就拍,生怕这美丽的景色就此消失,我忘情的拍,将最后一抹霞光留在峰顶的瞬间也拍下来了,也不过是拍了五张而已,真是幸运啊。后来才知道这就是珠峰最有名的金山,听说有的人在这里住了几天都没机会看到,能看到的人都是运气非常好的人,嗯,说不定从这一天开始我能走好运啦,想想都美。
但激情过后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就惨了,头痛欲裂胸闷喘不过气,越难受越想翻身,越动的厉害高原反应就越严重,睡在帐篷里没有灯光,外面北风呼呼的吹。我住的这间帐篷外面是用牦牛毛编的,里面是一层布,也还算是比较挡风。帐篷里的被子有一股膻味,那天晚上真的很难熬。刚到的时候听说可以免费喝甜茶就起劲的喝(真有点小农),到了晚上就要频频出外“唱歌”,珠峰的夜晚星星布满天空分外的耀眼,但却看不到一点月光,很奇怪?终于熬到了天亮,我们吃了压缩饼干就坐着马车前往二号营地,清晨的珠峰感觉比头天晚上还要冷,马车在盘旋的山路上慢慢地行驶了近一个小时到达了二号营地,但要出示边防证和身份证以确认身份才可进入。二号营地用到过的朋友的话来说,就是有个石碑,有个小山包。立此存照,表示自己登上了海拔5213米的珠峰二号营地了。
从二号营地回来,我的头痛胸闷仍然没有好转,但我仍然骄傲的向我的朋友们发短信:珠峰不可不来不可多来,人生一次足矣。我为我自豪,在珠峰的二号营地留下了我的足迹。车子缓缓的离开了珠峰,在颠簸不平的石路上行驶,上坡转了66个弯,下坡转了59个弯后到达了白坝乡。白坝乡已经是海拔4000米左右,我的头痛和胸闷的症状也基本消失,我们决定下午赶往樟木,樟木海拔2300米,在那里可以大量的补充氧气,改善我这两天在珠峰造成的高原缺氧状况。

身强力壮的老外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环绕在珠峰周围的旗杆云





晚上七点四十六分,最后一抹阳光映照在珠峰顶上

这是在二号营地拍摄到的清晨的珠峰

这是我住的帐篷

叻!叻!我至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