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汪永召书法:有技道合一的审美旨能
标签:
汪永召书法技道合一杨青雲文/图 |
分类: 范曾研究评论 |
http://s9/mw690/003ScSBhzy6N8pW2wty98&690
汪永召书法:有技道合一的审美旨能
题注:汪永召,字,志远,法号华剑,大专学历,徐州市铜山区人。出版两本关于《道德经》方面的学术著作《老子之道》《道法自然与化心》与散文随笔集《心正气和集》等。文字作品涵盖学术著作、散文随笔、古词新诗、跨界对话、艺术寓言。艺术作品则涉及书法、山水、花鸟、人物、现代水墨、雕塑、漫画等视觉艺术。现任大中国书画院客坐教授。范曾研究会理事。人类道德学会徐州分会执行会长。人类道德学会世界优质产品网徐州站副主任。人类道德建设国际联合通讯社徐州站副主任。汪永召的“书道三法”作品编入了人民画报《走向世界的中国书法卷一》,并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2012中国书画百杰艺术家”称号。艺术作品入选《中国当代书画名人录》《中国百位书画家辞典》。被联合国授予“世界爱心艺术家”称号。
杨青雲文/图
http://s9/mw690/003ScSBhzy6N8qbj8kU88&690
汪永召书家近照
http://s3/mw690/003ScSBhzy6N8q0DVF8e2&690
汪永召意象虎书
与汪永召联手策划在辽宁鞍山搞的“范曾研究高峰论坛暨百位名家画范曾峰会”,我们谈更多的话题是书法。在鞍山四天,我亲眼目睹了汪永召当场创作的书法作品大气磅礴、奇态横生,重在变化外形姿态上下功夫。有的如行云流水、穷极精密。有的如一部乐章使用最强音掀起的高潮,使欣赏者为之一振。点线连接十分活泼流畅,收放轻松自然,时时透露出一种热情、豁达、豪放、干练的性情。字里行间,墨色浓淡随着笔尖所传递的情感散发,始终给人一种亲切和谐的感觉。
按汪永召本人的说法:作为一个书法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当是“技道合一”!技者,既成之法度;道者,个人之修养!入古得其法度为技,守静悟其精奥为道!汪永召书家正是恪守入古守静的法则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探索出书道三法学说,才成就了他今天的艺术风格与书坛地位!
按笔者的理解简单地说:汪永召书道理论第一道法为万毫齐力,是教你如何用笔。第二再讲深一点,是“万毫一心”。八卦生于四象,四象成于二仪,二仪归于一心,心性的修炼是最重要的学书基础。可谓心法之道称为“书道三法”。
再回到汪永召的书法话题上,仔细品味,发现他的书法古朴典雅但又不失时代个性,静谧绝尘而又饱含激情,结体内敛外放,拙而不怪,以书载道、笔老墨秀、气象壮阔,在世界各地留下了珍贵宝墨,被国内国际知名人士尊崇敬仰,在国内多所知名院校或文化艺术机构担任要职。
我们那天在鞍山一得阁画廊,从挥洒泼墨到细细勾勒再到泼彩点染,汪永召不到一小时完成了《老子之道》庞大画作,群峦、烟霭、蓝天、瑞气、和光、吉祥、圣洁。并当既作诗在现场助阵的著名书家徐海波说:“真令人惊叹,通过画老子形貌把书道之韵的艺术禅境表现的淋漓尽致。”
笔者是第一次看到汪永召的水墨画如此精彩有神。汪永召的艺术成果在扎实的积累中日渐丰盈,他拥有了学养深厚、博学鸿儒,涉猎哲学策划等经历。他的文字作品涵盖学术著作、散文随笔、古词新诗、跨界对话、艺术寓言,他的艺术作品则涉及书法、山水、花鸟、人物、现代水墨、雕塑、漫画等视觉艺术。因而,汪永召被香港《大公报》的文章这样评价:“得知汪永召在北京与友人一起筹建‘范曾文化艺术馆,’传书育人、可敬可贺、题字捐作,其作品镌刻于全国多处大型碑林,藏于国家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及世界多家博物馆和艺术馆。现在虽然早生花发,却长春不老,经常坚持临池不辍,参加各种书法艺术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他的书法沉雄博大、儒雅灵动、涵有大美,凝练了华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他就是一生呵护正义,一身正能量,一笔写乾坤的意象龙书与虎书的创始人——汪永召先生。”获得了“鬼才”、“怪才”、“五百年来一奇才”等赞誉。对此,汪永召淡然说:“专心即专业,勤能补拙。一个艺术家没有勤奋坐穿冷板凳的精神,就只能是写字匠,混饭吃。”
汪永召在艺术创作上卓越的成就,与他多年的勤学苦练密不可分。如他创作的《室雅兰香》《道法自然》秀美中透着俊朗!那种美是润物细无声的书道大美,是不事张扬的美。一种看似简单的书法作品在汪永召的匠心独运下绽开着生命之花!这种美让我品出书家的情性、气质、品格、胸襟的真淳之态。书如其人,人如其书。观汪永召其人其书,可以断定他所在乎笃求的,是文质谦谦和睦,稳重安详寓事,看来随便,似不经意。然而,目的所在正是大义微言、趋美去恶。以真为美,以善为缘。诚心是基础缘由。虚心是途径方法。净心是书法最高境界。艺术是一个净心化身的法门,春风化雨,尽善尽美。正如书家所采用的表现方式,一如其书法举重若轻、左右逢源、随机而化,不在乎一体一势。只强化心正气和,则契笔于玄妙也。汪永召强化的“心正气和”换一种说法,它是融入了书家的情感大悟,是书家在书法的笔墨基础上创新提高的艺术创作表现。又如汪永召的草书汪洋姿肆、纵横捭阖的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的激越豪情,充分表达了博大的胸怀情操,可以看出一个书家的真性情。可以触动读者的心境,让观者感动,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惟美境界。
杨青雲:笔名三道快枪。河南邓州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韶关市批评家协会理事。著有《二月河评传》《范曾论》《深圳天堂的凹陷才是底层的底》《杨青雲书法与绘画论稿》《樱花结》长篇小说等。作者现为北京大中国书画院常务院长。北京陈香梅研究会执行秘书长。范曾研究会会长。《范曾研究》杂志执行总编。在北京发起首届“范曾研究高峰论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