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世悲歌开普勒------受尽磨难

(2008-09-28 11:32:58)
标签:

开普勒

天文学

宇宙

教育

杂谈

        我用我颤抖的双手敲打着键盘,我的眼睛装满了痛心和愤怒的泪水!我用我的心蘸着我的泪和血向我的博友们讲诉一代科学家开普勒伟大而悲惨的一生!

         但愿历史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开普勒(1571~1630)是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1571年12月27日,他出生于一个没落贵族的贫困家庭.
   
        开普勒一方面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燎成就,另一方面,他一生坎坷,经历了一生的不幸。    
        开普勒的第一个不幸是多次陷于贫困绝境。他父母开了一家小客栈,由于经济困难,他不得不帮助父亲在店里打杂。在开普勒的再三央求下,父亲才先后送他进入日耳曼语学校和拉丁语学校学习。上大学期间父亲就去世了。
   
        大学毕业后,开普勒到了奥地利,靠麦斯特林的推荐当上了格拉茨大学的数学和天文学讲师。当时的讲师薪水很低,且常常遭到拖欠不发.开普勒不得不靠编制占星历书而养家糊口,对此,他曾自我解嘲地说:“作为女儿的占星术若不为天文学母亲挣面包,母亲便要挨饿了。”1607年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曾这样诉说自己的狼狈处境:“我整日饥肠辘辘,就像一条狗似的瞧着我的主人”。
   
        在为天空立法的过程中,开普勒以坚强的毅力与疾病进行斗争。1598年,为了去布拉格拜布拉赫为师,他带着妻子儿女,忍着饥寒劳累,长途跋涉,不幸中途病倒,在一个小客栈里躺了几个星期。一个拖家带口的远行人,病在异乡,身无分文,怎能不痛断愁肠!开普勒曾想,自己可能这次要病死,妻儿也可能会饿死。但壮志未酬,即使死了也不瞑目。他挣扎着一定要活下去。实在走投无路了,他只好提笔向布拉赫写信求援。慷慨的布拉赫很快给他捎来了钱,使他慢慢摆脱了狼狈处境,来到布拉赫身边,投入了对行星运行规律的研究。
   
        在贫病交加中奋战了20多年,建立了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宏愿。不过,开普勒并没有因此时来运转,他还是生着病,一贫如洗。年近花甲了。1630年11月14日,一个阴寒的秋日,他辞别家人,骑着一匹瘦马,去布拉格向政府索要拖欠了二十余年的欠薪,但走到拉迪斯本镇,第二天他就起不来床了。他在病中暗暗自语:“我是惯于这种病痛,不久就会好的。我的星表还没有做完……”。他卖掉了老马,所得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在演出了一幕“古道西风瘦马”的悲剧后,这位骨瘦如柴、病魔缠身的59岁科学老人,在举目无亲的地方,终于当年11月15日含恨离开了人间!此时的他,身边只有书籍手稿和等于废纸的欠款白条,以及不到8芬尼(0.08马克)的小钱!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痛心愤怒地说道:“开普勒是被德国饿死的。”
   
        开普勒的第二个不幸是家庭不幸。他母亲只怀他7个月便生下他,以后母亲被指控为女巫受审入狱,开普勒耗尽钱财才把奄奄一息的母亲救出。开普勒第一位妻子神经失常早亡,第二次婚姻更加不幸。
   
        开普勒的第三个不幸是残废和疾病,终生被病魔纠缠的开普勒,有时病得死去活来。他4岁时出天花,险些死去,接着又患猩红热,高烧持续不退,结果眼睛被烧坏,成了高度近视且两手因后遗症而失去灵便。
   
        开普勒的第四个不幸是被人嫉妒迫害。他25岁时,写出了《宇宙的神秘》一书,得到了国家天文台第谷台长的赏识,并应邀成为了第谷的助手。不幸的是,第二年第谷先生因病去世。他临终时把21年的天文记录给了开普勒要他继续研究完成星表的编写,且让他接任台长。嫉妒他如此年青有为的第谷的亲戚们联合起来把第谷手稿全部拿走,逼迫开普勒不得不另行观测,26年后才完成了第谷遗愿,在他的《鲁道夫星表》出版的序言中说:“最崇高的皇帝,在我经过26年的艰辛完成了奉献给殿下的这部著作的题词中,我能说些什么?我就像一个坐着一艘外国轮船的人一样,船在哪儿靠岸,我也只能在哪儿上岸。仅此而言,别无所求。”。
        广泛用于天文,航海, 被尊为经典巨作的<<星表>>的发表,至少迟到了20年才得以面世,因而,这也是科学的悲剧和不幸!   

   

        开普勒的第五个不幸是因信奉哥白尼学说与自由化思想,受到歧视与迫害。他1621年的《哥白尼天文学概要》被宗教裁判所列为禁书,搜走的书被付之一炬。
    
        开普勒的第六个不幸是遭遇了宗教冲突和战乱。1594年,开普勒担任格拉茨大学新教神学院的数学和天文学讲师,同时从事天文学研究。1598年,菲迪南大公颁布了反新教法令,在天主教会的胁迫下,新教徒的开普勒不得不逃到意大利。1618—1648的德国30年战乱,最后使他生活无着,1630年秋天,为了维持生活,开普勒不得不拖着病体,步履蹒跚地去布拉格政府要债。11月14日,当他走到巴伐利西的雷帖斯堡的时候,终于躺倒在客栈里,第二天就含冤去世,终年59岁。
   
        开普勒是一位善于创新的科学勇士,他的一生,除了和第谷相处的近两年时间外,几乎都是在逆镜中度过的,但他从未向逆境低头。
   
        开普勒一生的悲剧是个人、家庭的悲剧,但更是时代、社会的悲剧。宗教的桎梏容不得半点“异端邪说”。16、17世纪初的欧州并没有从中世纪科学萧条的黑暗中走出而重科学,以致包括开普勒在内的绝大多数科学家不管在成名之前或之后,都不可能使悲惨的命运有根本性的好转。“三十年战争”使任何人都无法躲进世外桃园。
   
        然而、面对众多苦难的开普勒,却没有向悲惨的命运低头。而是持之以恒地进行天文、数学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因为他坚信“失败只是向新的灿烂的幻想道路上的起步”。身处逆境的他甚至写信鼓励受到迫害的伽利略:“鼓起勇气站出来……真理的力量是无敌的。”
   
        开普勒不但没有向命运低头,还为自己的成就乐观、自豪。他在《宇宙的神秘》一书(《宇宙的和谐》)的序言中狂喜地写道:“我沉湎在神圣的狂喜中……我的书已经完稿,它不是会被我的同时代人读到就是会被后人读到……这已无关紧要。它也许要等上一百年才有一个读者,上帝不是等了六千年才等到一个观测者吗?”
  
        开普的科学信念、科学精神、顽强的毅力、冲天豪情,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为了纪念开普勒的伟大功绩,国际天文学会决定用他的英名命名1134号小行星,让他不屈的灵魂和伟大的功绩在宇宙中永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