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要处理好三大关系
(2021-04-19 09:14:24)分类: 江南雨评 |
党史学习教育要处理好三大关系
文/喻春龙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校党委提出了“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出新出彩”“发出党史学习教育‘江财声音’,讲好党史学习教育‘江财故事’”的要求。贯彻落实此要求,需要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
一是工学关系。今年欣逢党的盛典和“十四五”开局之年,百年校庆筹备工作也已启动。工作千头万绪,学习必须同步跟进。
但笔者参加校党委巡察工作发现,个别单位的党员干部至今还将四本必学读物束之高阁,仍有同志对学习教育要求不甚了了。问其为何,无不推说工作忙得无暇顾及。
扎实推进学习教育,首在处理好工学关系。党史是党的传家宝,蕴含着最好的营养剂,是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最好的教科书和必修课。不善于克服工学矛盾,不懂得汲取党史智慧,不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难免迷失前进的正确方向,工作成效又何从谈起?
二是学用关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是中央明确要求,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学用关系。
譬如,今年学校提出“过紧日子”。紧日子咋过?百年党史里不乏成功经验:从刘启耀“背着金条乞讨”的党史故事,到勒紧裤带过日子中诞生的“两弹一星”精神,到改革开放之初“杀出一条血路”和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等,党为人民谋幸福之初心矢志不移,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和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之追求一以贯之。
党的智慧博大精深,史不绝书。今天,我们只有坚持学悟并举、学用结合,紧扣“民”字办实事、突出“实”字开新局,师生才能从学校“过紧日子”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党史与校史的关系。党史中的校史,是江财红色记忆的一部分。借力学习教育继往开来,我们还有必要深挖红色校史资源为今所用。
以人才工作为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江财亦然。百年校史上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江财不乏求贤若渴的佳话。40多年前,复校伊始,师资严重匮乏,时任校主要领导孙传煃同志大胆启用尚未摘帽“右派”,充实到教学一线;1990年代学校主要领导宋醒民同志事不避难引进李治国、匡萃坚,和漆权同志亲力亲为引进汤建人、沈谦芳等专家;进入新世纪,学校主要领导伍世安同志恭迎国内审计史名家方宝璋教授来校工作,提出“五留人”理念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雪泥鸿爪,永垂校史,体现了 “真正把人才当宝供养好”的校史传统。
坚持党管人才、为人才服务的江财实践,丰富了党史细节,对学校返本开新也不无启迪。贯通党史与校史,还有助于增强学习教育贴近性,取得的扎扎实实成效必将给力百年江财。
总之,贯彻落实学习教育要求,处理好以上三大关系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