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87版精彩道具欣赏 |
定妆照
出场:黛玉进府时对惜春的印象:很标致,比较可爱
(“形容尚小”果然稚气尽现)
惜春在为自己整理耳坠子的镜头,一派天真,俏丽无邪
她的沉默并非是由于不问世事,而是来自于对世事看得过于通透--甚至超越了她的年龄所应该具备的水平,好象一棵过早领悟了自己终将凋落而索性选择不再开放的小花,她用自己的聪慧斩断了与世俗生活的一切联系,不好的,好的,恶的,善的,疏远的,亲近的,统统被她拒之门外
惜春的淡藕荷色那件穿的次数最多
正在挥毫作画,长枝玉兰的走势就看得很清楚了。再加上髻挽双鬟,面如脸萼,又是处在如诗般的园林亭阁之中,真叫人觉得她丫头的名字“入画”其实说的该是这个刘老老口中“别是个神仙吧’的四姑娘了。
刘姥姥游大观园时,是刘老老口中“别是个神仙吧’的四姑娘了。
曾经一派纯真,髻挽双鬟.明媚处,金簪闪烁,笑眉弯弯
搬入大观园时
五美作画
贾政训斥宝玉时
姐妹三人的穿着便是典型的冬衣,圆领长袍搭配厚料的长裙,三件袍子样式一样,领口及袖口均压有黄色缎子边,迎春是果绿色,探春是红色,惜春是杏黄。花纹上迎春与惜春是烫金,探春是大连续的卷须花型。
http://bbs.thmz.com/UploadFile/200611/19544_20061128912246034.jpg
清虚观打醮
三人皆是粉色亮缎圆领薄褙子配白色纱裙,胸前及领缘绣花,探春用红色菊花,她是秋爽主人,服饰花卉多是各色菊花;迎春是黄色大朵迎春花---韶华短暂;惜春是紫蓝色蔷薇,较探春而小,较迎春而精致.三姝项上均佩有金黄璎珞;发型也一样,鬓簪红色绒花,盖打醮乃是祈福喜事;手中均有纨扇一柄,上绣牡丹、月季等花。

“攒珠累丝金凤”-凤凰是缀于金丝之间的,扶摇盘旋,姿势很好看
再穿这件锦衣时,惜春已经长大,杨妃色的衣衫下,小妹妹已经淡淡地明白了愁滋味,简单的发钗摇曳间不小心流露了成长的迷惘和伤感,嘴唇依然紧紧的抿着,是倔强依然,也是想抑止不愿发出的轻叹
宝钗生日时
都穿着织金锦缎的对襟长褙子,一样的发型,一样的妆饰.她们向往地听着渊博的宝姐姐陈述庆生的新鲜戏词,本是创世一般的胜景,惜春可是听懂了“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的潇洒?http://bbs.thmz.com/UploadFile/200611/19544_200611299225354782.jpg
宝玉挨打的情节
探春和惜春是交领,点缀大片缠枝花卉,绣工特别精细,真像一朵小豌豆花啊,特别像那首杜牧〈赠别〉首句:“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娇滴滴嫩秧秧。演员胡泽红当年不过十七八岁,这样的浅淡妆容越发显得青春俏丽,可以掐出水来了。
作画
开心的笑
她身上的方格纹在过去又称水田斗,是典型的明代服饰花纹,这件衣服只是保留了远有的花纹讲究
起诗社
一件杏子红的单衫
不过鸦雏色的双鬓表现得就非常好,那一对乌黑油亮的丫髻正是惜春年少最好的象征。那随意洒脱的表情,自由无拘的态势,配上身后中西合壁的优美园林,她,不正是那个从遥远的南朝翩翩而来的少女吗?纯得像一缕微风,柔柔地又旁若无人地掠过了我们的心田。

在凤姐的房里穿过
抗婚时穿过的
迎春和惜春的样式、质料、花纹都一样,只是颜色少有不同,迎春是土黄,惜春是烟灰,老气了一些啊,还好两个姑娘外形亮丽,素服素面,到也眉目清丽。
荣府夜宴的
好漂亮的一对明眸,好清冷的一个表情啊那个铜火锅可不是一般的夺目啊!欲与惜春试比“靓”
从经书里求解脱
藕荷色服饰
从童年直接走入了暮年,清冷得不愿叫半分尘埃沾染.
仍然是美丽的,即使就那么凛凛然,亭亭然的站着,也叫人觉得她明艳不可方物
敲木鱼念经
淡藕荷色圆领对襟织锦缎长褙子+白色纱裙+....不施脂粉+....不戴钗环
此时她已经决定要进入空门了,只是暂时在家中戴发修行罢了.十几岁的丫头竟能清冷到这个地步
出家
定妆照
惜春发型和探春的完全一样是吧,只是红头绳成了绿色的
在红楼诸姐妹热闹的聚会中总有两个人是最沉默的,一个是二小姐迎春,另一个就是四丫头惜春。前者是软弱而淡然,有一种逆来顺受的无奈;后者则是一种无声的倔强与洞测,带着极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她在全书中一直是个比较稚气的小女孩子形象,所以娇艳的鹅黄柳黄葱心黄等黄色系就多给了她。
前一篇:87版之元春造型及服饰赏评
后一篇:87版红楼人悼念“板儿”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