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沈璐的

(2008-01-22 14:02:06)
标签:

杂谈

分类: 现在的他(她)们2
 
二十年后再聚首当年“秋桐”说“红楼”(转载)
 
   关于沈璐的
    “你就是那个‘秋桐’!”在北京大观园里的游客惊喜地叫道。“秋桐是一个非常会演戏的好演员。”导演王扶林这样评价。时逢电视剧《红楼梦》拍摄20周年之际,央视《艺术人生》策划了声势浩大的“红楼儿女再聚首”节目,书中那个连十二钗都排不上的小配角“秋桐”,却让电视观众和导演都念念不忘了许多年。这个“秋桐”,就是在深圳电视台主持过《观众点播》、《山水相约》等栏目、荣获全国第四届“金话筒”金奖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沈璐。
    许多深圳人都记得深视的这几个品牌节目,却不知里头那个模样清秀的主持人就是当年电视剧《红楼梦》中贾琏的爱妾“秋桐”。本报记者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了在北京刚刚录制完《艺术人生》的沈璐,请她畅谈20年前在《红楼梦》剧组的种种趣闻轶事,以飨读者。
   最想演黛玉:母亲曾是评剧界第一“林妹妹”
   “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最想演哪个角色?”“当然是林黛玉啦!因为我母亲的缘故,我有着浓厚的‘黛玉’情结!”时隔20年,沈璐在电话里干脆利落地告诉记者。原来,沈璐出身于一个艺术世家,她的外公就是赵丽蓉的师傅马金贵,母亲马银珠年轻时更是家喻户晓的艺术家,她演绎的评剧林黛玉扮相和唱腔都无可挑剔,曾多次登台为中外领导人演出。“可惜你没看到我母亲当年的剧照,那个美呀!”提起母亲,沈璐的话匣子就收不住了,语气中充满自豪与骄傲。
    成长在这样的艺术家庭中,作为家中掌上明珠的小沈璐自然也继承了艺术天赋,从小开始学习芭蕾舞。1984年,正在黑龙江艺术学院学习京剧的沈璐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了《红楼梦》剧组向全国征选演员的广告,母亲在舞台上光彩照人的林妹妹扮相又浮现在她的脑海中。真是心想事成,没过几天《红楼梦》剧组就来单位选人了。天资聪颖、长相清秀的她就这样在东北片区中脱颖而出,和当时带着演员梦想的数百位各地少男少女一样,来到了《红楼梦》的演员训练班接受培训,那年她只有15岁。
    “晓旭和我各有优点,我有表演功底,她比我消瘦、忧郁,可能更有黛玉的气质。要不是晓旭呀,我就演上‘黛玉’了!”沈璐打趣说。
    罢演“秋桐”未果:王导两封信把她哄回剧组
    跑步、练身段、对台词、听红学家讲课,不许随便离开住地、不许谈恋爱……有幸入选剧组的姑娘小伙大多都是非职业的影视演员,尚不知有什么样的角色等着自己,就开始了三个月的全封闭军事化管理。
    在训练中,导演王扶林要求他们不仅在训练中、而且在生活中就要尽力往自己想演的角色上靠。一心要饰演林黛玉的沈璐于是全情投入对角色的揣摩,她满脑子里都是林黛玉的一颦一笑,不由得寡言少语起来。
    第一轮角色分配出来了,沈璐被安排演贾琏的爱妾秋桐。不单与“黛玉”无缘,还要演这么一个被人鄙夷的反角,满腹委屈的她哭着跑回了宿舍,“当晚的月亮特别亮,在院子里哭哭啼啼的我顾影自怜,越发觉得自己比黛玉还可怜,一气之下索性卷起铺盖回了哈尔滨罢演了。
    可是剧组不会轻易放过这棵好苗子。在接下来几轮选拔中都找不到更好人选的王扶林又是写信又是托人传话一定要她回剧组。“当时王导在两封信里反复说,秋桐这角色特别有戏、出彩,别人都无法胜任,我们选不到比你演得再好的人了,‘反角’又怎样,如果一个角色没有创作的价值,谁会记住你?两句话就把我说服了,赶紧乖乖地回到了剧组。”
    为何与“黛玉”擦身而过,沈璐在《艺术人生》中“伸冤”说:“那会儿邓婕老叫我给她配戏,让我念秋桐的台词和帮她做小品练习,我当时小,单纯,什么都没想就答应了,结果几次下来,导演就认为我非演秋桐了!”可邓婕却另有说法,她说当年一次联欢会沈璐跳了个很大胆的迪斯科,这一跳让大家都认为她有泼辣奔放的一面,秋桐又是个漂亮妩媚的形象,沈璐正合适,角色就这么定了。
  关于沈璐的
    走出“红楼”接片约:对手还是“贾琏”
     沈璐因王扶林那两句话开了窍后,就开始加倍投入这个角色。她理解中的秋桐是一个特别妩媚、会招男人喜欢的女人,可是出身丫鬟的她却因强烈的自尊而特别泼辣、张扬,而且爱吃醋,可悲而又可恨。沈璐抓住了秋桐这些特质,使她表演起来形神兼具,许多镜头都是一次就过了。现在说起来,许多观众对秋桐吃饱喝足后倚在门槛上一边剔牙,一边谩骂奄奄一息的尤二姐那个情节都还记忆犹新。
    同时许多影视剧组也纷纷找上门来。事实证明了王导的高瞻远瞩,当时在剧组中最早接到片约的就是她和贾琏两个“反角”。“北京电影制片厂邀我们演《牛郎织女》的男女主角,开出的片酬也一下比《红楼梦》那时飞涨了10倍”后来她又在电视连续剧《山高水长》、《雪城》等剧中出任主配角,并调入哈尔滨电视台工作。1991年,沈璐来到了深圳电视台。
   重拍《红楼梦》:很难超越老版本
    最近重拍《红楼梦》又被重新提上议程,但沈璐认为难度很大,因为新剧很难在艺术上超越当年的经典,最重要的原因是演员太难找了。“现在要找符合大观园中那些单纯、典雅的女孩子太难了,那个味道不对。”如果重拍的话,她心目中的新“秋桐”是谁呢?沈璐想了半天,直率地回答:“不知道。”
     一部电视剧《红楼梦》,为沈璐的人生之路写下了值得纪念的一笔。“如果没有《红楼梦》,我还是会继续我的艺术道路,但可能会走得比较艰辛。”事隔20年之后,沈璐这样评价《红楼梦》对她人生的影响。
(工作照)
关于沈璐的

 

简历:
(浙江人,大学学历。1990年起在深圳电视台先后担任文艺节目、少儿节目、体育节目、综艺晚会以及旅游节目的创办、制片、编导和主持等项工作。现任深圳电视台海外中心旅游栏目《山水相约》的制片人、主持人、副高职称。
主持《欢乐60》综艺节日,多次获“星光奖” 。主持青少年节目《小金牛》、《多梦时节》,多次获“金童奖”。创办、编写、主持的文芝节目《观众点播》,形式新颖在1992、1993年度全国收视率调查评比活动中分别被广东地区评为“ 最受欢迎的节目主持人”和“优秀节目主持人”。编导、主持的旅游栏目《山水相约》获 “中国彩虹” 奖栏目类二等奖,1999年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该栏目精神文明宣传文化精品奖。1999年荣获第四届“金话筒”金奖)
(获奖照片左起第四位)

关于沈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