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better
better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47
  • 关注人气:37,4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在抹杀孩子的创造力吗?

(2009-06-17 14:44:04)
标签:

育儿

教育

香妃儿

创造力

靠自己

父母

分类: Amy教育

 

在孩子玩耍时,父母亲往往会在一旁助阵,其中不乏鼓励赞美和诱导之词,这种鼓励式的教育一直被视为教子良方。然而,现在却有一项研究显示,父母的干预不论方法如何,可能都是不智之举,也会抑制孩子的创造力。美国心理研究协会(APS)新近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孩子们玩耍时如果父母不在旁边,会更有创造力。父母善意的参与和鼓励,以往一直被认为具有积极意义,而现在的研究却声称此类的参与可能具有负面的抑制作用,因为这样的参与会使孩子的娱乐变成一种有指导的活动,让孩子感到压力而急于求成。正确的做法应是父母让孩子自由发挥,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与创造力。 
   教育人士和家长们都在寻找可行办法来帮助下一代发挥最佳的创造力,虽然父母的鼓励和帮助对孩子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但有时侯这种参与却适得其反,产生意想不到的揠苗助长负作用。许多孩子玩耍时并不愿意有别人评判,也不愿意别人帮忙。 
   研究人员曾录影了部分孩子及其父母一道玩耍的情形,并对他们的创造力进行分析。父母和孩子间的交流被研究人员做了实录,包括他们的语言语调、家长意见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家长参与程度的多少等。研究人员本指望家长参与度较多的孩子会有更好的表现,结果反而事与愿违。孩子们与生俱来即有其想像力,他们能拼出各种的图形,如宝剑、皇冠、游泳池等一系列创造性的图案。原来期望那些懂得教子之道的父母,能使他们的孩子能发挥更好的创造力,结果也同样得到反效果。 
   所有参与实验的家长都努力扮演成功的家长,竭力给自己孩子各种帮助。然而,家长与孩子谈的愈多,孩子的表现就愈差。

让我们用以下十诫来提醒自己:
如果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问题,不要表示赞许,应要求他认真思考后,再作回答。
如果孩子间发生了争吵,不要用最容易的方法去解决。例如:你去帮他解决。
对孩子各种古怪想法所可能蕴含的新意,不要视而不见。
经常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不要漠视孩子的反应。
不要侵占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
不可指责孩子的幻想,应善于培养孩子不刻板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烦死了,我没工夫回答你这么愚蠢的问题。
不要用应付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请求。
不要对孩子言行不一,言不由衷。
不要运用一成不变的教育方法,应注意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教育方法需作相应的修正。

当孩子开始发问时,应该重视孩子的问题。应该和孩子一起思考问题的答案,教导孩子解答的方法。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充分加以培养,就可以使孩子懂得自己思考的习惯。这才是最重要的。
   
尽可能让孩子多猜谜。猜谜的答案通常令人意想不到,对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致力于培养孩子的集中力。因此,当孩子热忠于某件事时,不要横加干涉。不要以大人的感觉干预孩子热中的事。
 
    为孩子选择能够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玩具。需要靠自己动手组合,可以靠自己挑战新造型的玩具,比现成的玩具更适合。
 
    不要让孩子无所事事。父母多孩子一起玩,使孩子的生活更加快乐。认同孩子的所作所为所想,并加以称赞。

丰富的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只有让孩子多读书,才能够累积充分的知识。为孩子买一些科学书籍,让孩子充分阅读。知识不要只是停留的书本的阶段,应该让孩子亲手实验。
 
    告诉孩子,表达自己感情的重要性。幼小的孩子对自己的想法还没有自信,往往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是根本没有继续想下去。因此,让孩子了解他的与众不同十分重要。无论孩子说什么,都不用嘲笑他,让孩子抱有一种随时都可以说出自己想法的安心感。
 
    应该视孩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认为孩子根本不可能做什么,不要抑制孩子的能力。
 
    孩子的事让他自己决定。吃饭、穿衣服,去哪里等,必须让他了解自己决定的重要性。对于自己决定的事,必须对结果负责。如果只是按父母的决定去做,根本没有运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孩子就会变得非常被动。如果能培养孩子的独立心,孩子就比较不会出现反抗现象。
 
    尽可能多让孩子有更多的成功体验(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某件事的经验)。父母应该尽可能让孩子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任务,千万不要加以协助。即使孩子可以靠父母的力量获取学校的奖状,但无法培养孩子真正的创造力。只有孩子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工作时,才能培养他的创造力。
    
让孩子不惧怕失败。有些父母害怕失败的经验会使孩子产生挫折感,所以,凡事都不愿意让孩子“亲力亲为”。其实烦闷的心情、失败的体验才能够造就优秀的个性。富创造性的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和作家们都是敢于挑战困难的工作,从而获得成功的人。如果他们不敢于挑战这些困难的工作,根本不可能有伟大的成就。
 
    要使孩子乐于接受初体验,面对任何事都不会怯懦。
    
不要以为在入学后,孩子可以藉由发问培养创造力。其实,在学校生活中,必须遵守集团行动的规则,也必须听老师的话,因此,反而会抑制创造力。如果孩子在上小学以前,没有体会过靠自己的力量思考、创造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那么,日后,他也将会随波逐流,最终变成一个平凡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