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剧《杨家将》系列解析与欣赏

(2013-10-03 20:58:47)
标签:

杂谈

           《京剧的魅力》2010年 
     第四讲 京剧《杨家将》系列解析与欣赏 
前言京剧的剧目真可以说是涵盖了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过去的许多中国人是从看京戏的过程中来了解中国历史的。而有两个历史时期京剧所反映的剧目是最多的。一个是《三国演义》,一个是《杨家将》。


     三国是处在汉朝灭亡以后的一段历史时期(公元220 – 265年)。这45年在中国的历史上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但是中国京剧反映它的剧目据不完全统计就有116部之多。可见这段历史留给人们的思考是多么地丰富。下一讲研究。


     杨家将所处的时代是从五代十国(公元907 – 960年)到北宋(公元960 – 1127年)的过渡时期。即公元960年左右的几十年。这一时期是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契丹人的辽国和西夏人的夏国)与南方的汉人(北宋)之间战争频繁,多灾多难。杨家将在民族矛盾日趋尖锐的历史时期,为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英勇奋战,子孙继承先辈遗志,前赴后继。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成为历代人民传颂的民族英雄,爱国将领,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京剧发展的主要三个历史时期都有有关杨家将的剧目。虽然没有三国戏那么多,也至少有28部戏是演杨家将的。主要有《打潘豹》、《金沙滩》、《五台山》、《呼延赞表功》、《托兆碰碑》、《雁门摘印》、《清官册》、《黑松林》、《五台会兄》、《孟良盗马》、《三岔口》、《脱骨计》、《打孟良》、《打焦赞》、《四郎探母》、《穆柯寨》、《穆天王》、《辕门斩子》、《天门阵》、《穆桂英大破洪州》、《孤鸾阵》、《雁门关》(《八郎探母》)、《洪羊洞》、《牧虎关》、《太君辞朝》、《状元媒》(又名《傅杨争亲》)、《穆桂英挂帅》、《雏凤凌空》等。

     杨家将在历史上是实有其人的。不过真实的史实与戏曲的描写有些出入。杨继业的真名叫杨业,是名震千里的一代名将。其父杨信是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土豪,自为刺史,早年从政北汉政权。大宋王朝统一全国以后,杨业投降了宋朝。宋太宗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与河东三交口都部署潘美共同担负起了山西防御契丹的任务。以上见于《资治通鉴》。杨业有七个儿子,都是能征善战的武将。京剧里的杨六郎实际上是老大,原名杨延朗,后改名杨延昭。是北方的契丹人称他为杨六郎的。原因是契丹人迷信北斗七星,认为其中的第六课星是契丹人的克星,而杨延昭在战场上的威武对契丹人构成一种震慑,见了就怕,所以称他为杨六郎。
     朝廷内奸潘洪也是实有其人的,不过名字是潘美,是个好人不是坏人。潘美也是一员武将,在宋太祖赵匡胤手下屡立战功,只是晚年和契丹人的一次战役中失误,被降了三级,以后一蹶不振,病死于太原,终年六十七岁。所以戏曲中写他勾结番邦谋害杨家实属冤枉。真正害杨继业的人叫王冼,是一个军中的监军,一个小官而已。有人分析戏曲做这样的改动,可能是为了增加对比度,加深戏曲的感染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