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建筑的牌坊,在海外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正面为“天下为公”。
以前到波士顿时,来过一次唐人街,但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只觉得那很小。这次独自步行到此,算是有了很深的印象。波士顿的唐人街还算干净、整洁,到任何的唐人街,环境卫生问题都会引起你的注意。没去过中国的美国人说,以为中国就是唐人街那样,但中国人告诉他们现在的中国完全不一样。
波士顿的唐人街全美第三大,不过比起纽约的第一大唐人街小得太多,也远不及其繁华。商店及饭店的规模比纽约的小很多。唐人街的通用语言是粤语,走在街上,听着广东话,对于很多人来说有回家的感觉。
另一面“礼义廉耻”。
经过牌坊走进唐人街,街两边的店铺以饭店、糕饼店等为多。唐人街最著名的当属广东早茶(DIM
SUM),很多美国人都喜欢。近年来,火锅也很流行。唐人街以老移民为主,他们很多都以开中餐馆为生,多少年来他们努力实现着他们的美国梦。唐人街基本是老一代移民的生活体现,现代新一代的中国移民,随着学历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也较从前丰富了许多,地位在不段地提高。

街边的上海饭店。

中国风十足的麦当劳店

店名是中文繁体。

唐人街传统风格的电话亭。
从来没去过广东,不知道那儿的小城市是不是都这样。
街上很干净。

在街上可以品尝到很多风味的美食,价钱超便宜。

唐人街上的中文广告

我们的涂鸦更有特色

那天下着小雨,一个人走在唐人街,似乎忘了时间,“不知今夕是何年”。
以下为网上资料介绍波士顿的中国城:
五亩地,三条主街,近百家店铺,近一半人口为亚裔,这就是波士顿的中国城。紧挨着交通枢纽的I93高速公路,波士顿的中国城位于波士顿的市中心,是北美第四大的中国城,是新英格兰地区最唯一的中国城。
似乎没有人能说清,波士顿的中国城是哪一年建立的,似乎从记忆以来,这片中国人聚集的区域就已经被称为“中国城”。但是在繁华喧闹的中国城中,有一条阴暗破落的小巷子,被称作Ping
On Alley, 许多人认为,波士顿最早期的中国移民在就定居在这里。
据说,在1870年的大罢工时期,为了取代罢工的工人,75名20岁左右的中国人被马萨诸塞州的北亚当斯的一家制鞋场雇佣。在十年之内,他们大部分移居到了波士顿。渐渐的,这片区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大家便称这里为“中国城”。也有人说,在1864年至1869年,一群建造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华人劳工,铁路完工后,留在了波士顿,是这样一群人建立、发展了中国城。但是可以确定的是,1882年的《排华法案》将美国的经济衰退完全怪罪于这群华人。直到1965年移民法案(immigration
act)通过后,美国的华人人口开始逐渐上升。如今马萨诸塞州大约有十二万的华人,根据官方统计,截至2008年,波士顿有589,823的居民,其中中国城有9275人,亚洲人占其中4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