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回家度周末
(2009-09-29 04:50:16)
标签:
女儿纽约大学杂谈 |
分类: 女儿的大学 |
晚饭后,与女儿一起逛时报广场。背景为新换的极具纽约特色的广告牌。
犹太人新年,女儿的大学这星期是长周末,女儿决定回家来度假。知道女儿要回来,心里满激动的,一直盘算给女儿准备些什么吃的、喝的,让她回家好好享受一番。一位平庸的母亲,我总相信拴住女儿的心,先拴住女儿的胃之类的话。
虽说女儿一直没有把纽约当作她的家,但离开一个多月后,还是感到了几分想念,回来后喜欢四处走走看看。纽约是个富于变化的城市,街道虽老、建筑物也没有太多新楼,但街上的广告牌、装饰物时常发生变化,走到街上也总能看到些新鲜事儿。
晚饭后,与女儿在时报广场散步,一边走一边聊、时不时拍些照片,那一晚真是开心、幸福。
这是那个广告的另一边,纽约著名的几个街区都画在上面。
纽约的街道大多是单行线,所以上面也有one way 的字样。
这广告设计虽没什么更多的创意,但汇集了纽约城的特色,我看了感觉挺亲切的,艺术源于生活。
经常去百老汇的剧院区,但每次去总有新感觉。
百老汇歌剧《狮子王》,一部最具特色的歌剧,来纽约一定要去观赏。
时报广场突然出现了这双面巨人,人们纷纷与其合影。
女儿很喜欢时报广场这红楼梯。一群外地来的中学生,邀请女儿和他们一起拍照。
美国的外地人来纽约,还是能看出来的,穿着、谈吐完全不一样,外地人更友善些。
我喜欢与女儿交流,但不喜欢呆板的方式,两人坐在家里那种正式的交谈方式很少,只限于重大事件。平时多是在出去散步、吃饭时轻松地交谈,有时却能谈得很深入。这次女儿回来,听女儿谈了许多她大学里的事情,感觉女儿又成熟了许多。听女儿谈了对自己的未来的长远规划,我感到很欣慰,她意识到了大学是她通向社会的一条通衢,并不简单地是她读四年书的地方,女儿的眼光变得长远了。
与女儿一起去逛了纽约的SOHO区。那儿充满特色店。
SOHO是纽约的老城区,有名的艺术区,很多的艺术师、设计师居住于此。现在,很多的名人设计室也在SOHO,这是一片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SOHO的名牌店一点不比第五大道的少,不同于第五大道的高大、气派、外表光鲜亮丽的店面,这里的店面从外表看虽不起眼,但内部布置得更加讲究、典雅、高贵。逛名牌店来SOHO,比第五大道更有味道。
SOHO的建筑都是这样的一些老式建筑。
酒巴门前。很多店面都是酷酷的颜色。
SOHO的LV店也设在这老式的典雅建筑里。
SOHO的很多店面,即是商店,又是设计工作室,
里面不多的几件衣物,价钱不菲,我想这商店里卖的是艺术与品味吧。
街上停着的涂鸦车厢。
在大学的这一个月,女儿很充实也很开心,新认识了不少的朋友。不过今年大学里的中国学生成倍增长,中国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喜欢扎堆,他们总喜欢凑到一起,这对他们的语言的提高不是很好。另外今年的中国留学生能拿到奖学金的人很少,就女儿的大学来说,以前的中国留学生,没有不拿奖学金的,而今年的新生,却是很少有人拿到奖学金,看来现在大学的奖学金问题有些严重。
女儿的大学对新生要求很严格,开学的第一次英语考试后,几名英语基础不太好的中国学生被劝退了。现在女儿学校里的中国留学生,基本上是中国各大城市知名外国语学校学生的集合,女儿虽说来自北京一所并不十分出名的外国语学校,但英语并不落后,北京的外国语学校还是有实力的。
女儿在家只能呆三天时间,其实留给我的时间也只有一天,另外两天她还要会见各类同学好友,这次回来时间虽短暂,但见到的同学可谓是全面,除了纽约的中学同学,甚至还见到了来自北京的同学。三天的时间和同学几乎转遍了曼哈顿,用女儿自己的话说她这次是到纽约三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