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做的宣传板报
这些天看电视新闻,经常能听到这句话---“孩子 为你感到骄傲”。是呀,我们的孩子在今年的几个月中迅速地成长起来,他们懂得了爱国、责任感,不仅懂得了关心而且深深体会到应该怎样去关爱他人,从这次灾难中他们也懂得了人间真情。
女儿来到纽约后,也变得更加关心中国,她关心发生在中国的每一件大事。看到地震报道后,女儿与学校的“学汉语俱乐部”成员立即发起募捐活动。这个“学汉语俱乐部”只有十来个人,是同学们自发组织的。在纽约的公立高中搞募捐活动,先要给校领导打报告得到许可。之后,女儿与同学们开始忙碌起来,首先在学校先搞些宣传活动,在网上查找资料与图片做宣传板报;再做一些募捐用的盒子。策划了一些募捐活动,没有得到校方许可,只允许在学校内的餐厅、教室、走廊募捐。最初女儿和同学们的目标是500美元。在各种肤色、各种种族的同学中搞募捐活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美国CNN等电视台也报道了有关中国地震的新闻,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与老师不了解情况。另外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不同,也让有些同学甚至老师对是否捐款有不同的想法。在学校内搞了三天募捐活动,在餐厅、在走廊、在学校门口,还有每天中午吃过午餐,他们到学生中午休息的教室里,一个教室、一个教室的去宣传、去募款。女儿和同学拿着捐款箱,向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们耐心讲解这次地震灾区的情况,希望同学们能慷慨解囊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们。在募捐的几天时间内,学校里的同学都对中国的四川地震及灾后的救助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女儿在那几天也因为说话过多嗓子有些红肿了。三天时间共募集了一千多美元。当然在募捐活动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那天我遇到了女儿的一个同学,他跟我说女儿她们在募捐活动中,有些人说很刺激人的话,他心理很难接受。面对困难,女儿与同学们都坦然面对了,并没有因为个别人的过激言行而影响他们募捐的决心。
第一个目标--500美元达到了,同学们又有了新的目标,他们决定走出校园到纽约唐人街。那天下午下着雨,天气突然变得很冷,他们穿的衣服都有些单薄,抱着募捐箱的手都有些发抖。本以为那中国人多会相对容易些,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又出现了,走出校园,来到街上他们的身份就会有不确定性,所以一个下午并没有募集到多少钱。同学们又开始发动群众,最后找到了同学家长工作的位于华尔街的一家银行。银行很小,工作人员不多,只有同学家长一个中国人,女儿向银行工作人员介绍了她们为中国地震灾区募捐的想法后,工作人员也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这次收获不小。也有个别人,自从看到女儿他们要募捐,手里就一直拿着电话听筒,不知道他是否在讲话,反正是忙着,同学们不愿打扰他,离开了。同学家长已经通过美国红十字会捐了二千美元的善款,这次不但又捐了些钱,而且下班后,又帮助女儿另外募集了二百多美元。这位家长的善举让女儿及她的同学们非常感动。
同学们经过几天的努力,募款总数达到了一千八百美元。虽然这次募捐的数目不多,但能为灾区人民做一点事,女儿感到很欣慰。

女儿和她的俱乐部的成员们

募捐箱

同学们捐的零花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