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醉瘦西湖

(2008-05-01 20:55:38)
标签:

回环

二十四桥

柳树

横桥

征帆

瘦西湖

沉醉瘦西湖

 

上个周末匆匆的江南之行,最后一站是扬州。

有人这样说,“第一次来扬州却不能称是初来,因早已在文章诗词中浸泡与神游过,这更像是一次回归,又可比朝花夕拾,终究带有寻找的态度。旧时文人的扬州梦已做不得了,带着半醒的绮梦上路也不可能,我是醒着来的。”我也怀着同样的感受,但醒着来的我,返京时已经半醉……

沉醉瘦西湖

因为浸染了太多的人文色彩,也承载了太多的岁月留痕,扬州成了一个需要讲着历史典故、背着唐诗宋词去游览才更有意味的名城。唐代诗人杜牧有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的二十四桥名扬天下,历代文人咏扬州,总爱念及二十四桥。宋代韩琦作有“二十四桥千步柳,春风十里上珠帘”的诗句;清代诗人王渔洋则有“豪华自古让维扬,一小横桥即异乡,二十四桥歌吹遍,不知何处觅周郎”的诗作。就连乾隆皇帝,也不禁高歌:“初识江南景物饶,已闻好鸟助春娇,明朝又放征帆下,去向扬州廿四桥。”

沉醉瘦西湖

我从小是个“胖丫头”,现在是个“肥婆娘”,因此从不以瘦为然,一位要好的女友说:我们四十多岁的女人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点肉,所以要保持“丰满”。听了以后我很是开心,奉为座右铭。但这次在瘦西湖,我却沉醉于千年“瘦”的风骨里。

瘦西湖的美主要在于一个“瘦”字。蜿蜒曲折的瘦西湖,与杭州西子湖相比,别有风味。前者宛如修长清丽的窈窕淑女,后者犹似丰满秀丽的雍容少妇。瘦西湖“纤细如一握楚腰,在杨柳风里,甩开绿色的水袖,袅袅婷婷,舞出千古风流”。

瘦西湖清幽。瘦西湖犹如一幅笔墨浓厚的山水画卷,画中充满了清幽淡雅的诗意。这里的潺潺水声,曾听见过无数诗人的吟咏;这里的盈盈春水,曾荡漾过昼夜群集的画舫;这里的粼粼波光,曾映照过隋炀帝的龙船箫鼓……这里有四时不谢之花,浓荫覆盖之木,绵延着无尽之水,曲折回环之路,这里有说不完的历史,道不尽的风流。

沉醉瘦西湖

瘦西湖蕴籍。湖区的景物,花也好,木也好,亭台也好,远山也好,都不让人一眼望到头,相互掩映,曲折通幽,始终让你怀着悬念。蕴籍之美,如浔阳歌者,犹抱琵琶半遮面。仰视,俯瞰,远观,近瞧,皆是风景,只是,可以意会,不可言传。

瘦西湖回环。这里水回环,路回环,廊也回环。现代散文家郁达夫在游览之后也说:“瘦西湖的好处,全在于水树的交映与游程的曲折”。古代墨客也曾勾勒过隋代迷楼的景致:“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木盾,互相连属,回环四合,曲屋自通,千门万户,上下金碧。”瘦西湖也有这样的妙处。但移楼台之巧于园林,巧妙布局,曲折幽深,错落有致。

沉醉瘦西湖

瘦西湖轻柔。瘦西湖给人的感觉是轻柔的,是娇弱江南女子的柔美与静谧。湖区以水为轴,水边密密植柳。柳树在别处也没有什么特别,瘦西湖的柳却风情万种。柳得傍水才好,清雅、秀丽、袅袅婷婷的垂柳与逶逶迤迤、婀娜多姿的瘦水相依相伴,显得分外妩媚。这时节,瘦西湖柳树柔柔的枝条一束束从高处垂下来,清风吹拂,或款款地摆动,或婆娑而舞,那韵致着实惹人爱。瘦西湖的水也轻柔,无风时湖平如镜,有风时微波粼粼,山光楼影,荡漾水中,别具风韵。

 沉醉瘦西湖

思念,瘦西湖,你是我如莲的心事,你是我老去的容颜,你是我淡了的情怀,你是我梦里的缠绵。在这里,沉醉的眼眶已盛不下历史的流动,唯有用灵魂去拥抱这片风景,徜徉其间,纵情山水,让天人合一的美润泽心灵,将自己幻化为园林中的一片花瓣,一缕春风,一泓秋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紫藤花儿开
后一篇:梦里苏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