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闯西域2001•西藏】18、穿越山南的时空隧道

标签:
雍布拉康藏王墓王宫西藏视觉/图片泸沽湖旅行/见闻旅游 |
分类: 山水.人文 |
山南地区是藏民族的的发祥地,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鲁藏布江干流中下游地区,北接拉萨,西与日喀则地区毗邻,东与林芝地区相连,南与印度、不丹两国接壤,拥有600多公里长的边界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是中国的西南边陲。
悠久的文化传统,使山南在西藏的政治历史中占有最显赫的一页。因地处雅砻河流域,山南历史上被称为雅砻。据文献记载、民间传说以及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数百万年以前,藏族先民就繁衍生息于雅砻河流域。神猴同罗刹女交媾而繁衍高原人类的美丽神话,就诞生在泽当贡布日山。贡布日山因而也成了藏民族追宗思祖的朝圣地。
西藏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吐蕃’王朝在山南建立,并以山南为基地进而统—了西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山南因拥有众多个“第一”而被公认为“西藏民族文化的摇篮”。如西藏第一位国王——聂赤赞普;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座佛堂——昌珠寺;第一块农田——索当;第一座寺庙——桑耶寺;第一部经书——邦贡恰加;第一部藏戏——巴嘎布等,均诞生在山南。西藏四大神山中有三座神山在山南,即贡嘎甲桑秋布日、桑耶哈布日、泽当贡布日;山南还以两个圣湖一羊卓雍错和拉姆纳错,闻名全西藏。
雍布拉康,西藏历史上第一座王宫,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藏语意为“母子宫”。扎西次日山形像一只静卧的母鹿,而“雍布”在藏语中意为母鹿,“拉”意为后腿,“康”为宫殿,合在一起解释,便是“母鹿后腿上的宫殿”的意思。给人一种温柔安详的感觉。
雍布拉康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东南约5公里,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建于公元前二世纪,是雅砻部落的第一代赞普的宫殿,后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山南的夏宫。为早期雅砻部落首领的宫殿。现存建筑可分为三部分:建筑物正中为雕楼式建筑,内有三层,另有传为松赞干布建立的殿堂,原有三层,现修复为二层。二层为法王殿,二层以上三面为矮墙,后半部为一带天井的小廊院,殿堂的南侧还有僧房,其中紧靠殿堂的二层楼为历代达赖礼佛时所住的卧室。1962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拉加里王宫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曲松县城南侧,建于13世纪,是吐蕃王室外后裔家庭势力在历经萨迦和帕竹政权后保留下来的王权象征。现存建筑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建筑藏语称“扎西群宗”,始建于13世纪,现存最高为12米的宫墙残段和南、北大门;中期建筑藏语称“甘丹拉孜”,建于15世纪;为拉加里王宫遗址现存的主体建筑,由王宫、仓库、拉康(宫殿)、广场、马厩等组成,原为5层,现存3层。尚残存部分壁画;晚期建筑称“夏宫”,建于18世纪,现存部分为一基本完整的院式宫殿。
在残恒断壁间上窜下跳,想象千年前藏宫的辉煌,感叹岁月的无情,历史的浮沉。


废弃的王宫下方是一间小学,天真纯朴的孩子们生动了那古老的荒凉。
藏王墓位于山南穷结县宗山的西南方,背靠丕惹山(意为增长之山),是吐蕃王朝时期第29代赞普至第40代(末代)赞普、大臣及王妃的墓葬群,总面积385平方米。各陵墓封土高大,为土垒成的高台丘墓。其上层土墩为椭圆形,墩顶极平坦,东西长约130米;下层为长方形土台,周边不齐整。藏王墓的数目现难确定,能看到的有八九座。靠近河边的大墓据说是松赞干布之墓,与之相邻的是赤松德赞的墓,墓旁有巨大功德碑。在9世纪中后发生的奴隶起义中,赞普陵墓全被捣毁,现在的藏王墓只是衣冠冢而已。


山南的十月,有风霜雪雨,也有黄叶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