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自驾开平碉楼锦江里瑞石楼升峰楼锦江楼视觉/图片泸沽湖旅行/见闻 |
分类: 山水.人文 |
锦江里,是我游览开平碉楼的最后一站,也是相对较偏远的一站,道路窄狭蜿蜒,沿着田间地头行驶,估计一般旅行团不会来此。上图是古色古香的入村口,可能我单人独车是唯一的游客,守门人十分好心地指挥我将车停在村外田埂上,省却了停车费。
这座村庄格局非常整齐,据资料介绍:清朝光绪年间(公元 1875-1908 年),由黄氏家族按规划建成此村。建村之初,由在黄氏家族中威望很高的黄贻桂画定村首界面线,规定纵巷宽 1.5 米,每三排建一横隔巷,第一条横隔巷宽 1.5 米 ,从第二条横隔巷开始一律宽 60 公分 ,
划出统一面积的宅基地由族人认购,要求房屋统一为 6 米 高。
村后并列着的瑞石楼、升峰楼、锦江楼 3 座碉楼。
这便是有“开平第一楼”之称的瑞石楼,也被村民们称为“碉楼王”,建于民国十二年至十四年(公元 1923-1925 年),由在香港经营钱庄和药材生意致富的黄璧秀为保护家乡亲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回乡兴建,瑞石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高 9 层 25 米 。
瑞石楼第 1 层是客厅,第 2 至 6
层每层都配备设施齐全的厅房、卧室、卫生间、厨房和家具。第 6 层外部为柱廊,第 7
层为平台,平台四角各伸出一个了望、防卫用的圆形塔楼,南北面则以巴罗克风格的山花和中国园林景窗相结合,第 8
层内部放置祖先神龛,该神龛雕刻精美,堪称艺术精品,为家人祭祖的精神空间所在,室外则是一周观景平台,第 9
层是堡垒式的了望塔,整体建筑呈现出中世纪意大利城堡风格。瑞石楼在立面上运用西洋式窗楣线脚、柱廊造型,大量的灰塑图案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福、禄、喜、寿等内容,在西洋的外表下蕴涵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时值瑞石楼封闭,只能在空无一人的院子里转了一圈,有些碜得慌。
瑞石楼紧临的是锦江楼,由村民集资兴建于民国七年(公元 1918 年),锦江楼是典型的众楼,
楼高 5 层 17.36 米,钢筋混凝土结构,顶层为悬挑出来的平台,女儿墙外有中西融合的
灰塑图案,正中为一悬山顶的楼屋,墙体密布枪眼,窗口狭小,置有铁门、窗。
建筑形体简洁,朴实无华,是防御性显著的碉楼。
锦江楼另一侧是升峰楼,建于民国十七年(公元 1928 年),由赴美谋生后来经商致富的黄峰秀在家乡兴建。取楼名为“升峰”,寄寓楼主祈求家庭幸福、事业腾升的意愿。黄峰秀晚年落叶归根,从美国回家乡后一直居住在楼内,直至终老。该楼高 7 层 12.34 米 ,钢筋混凝土结构,造型精致秀丽,充满南亚印度建筑的情调,是典型的居楼。
升峰楼是唯一这次可以入内参观的碉楼,楼道狭窄陡峭,值班村民一再提示要小心撞头,不过进入上半层就别有洞天了,这些壮观的罗马柱昭示着主人的奢华。
升峰楼是绝佳的拍摄瑞石楼和村景所在,因为大雨,也因为赞叹和喜爱,我在此逗留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