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成都】曲径通幽杜甫草堂

(2010-03-06 18:19:18)
标签:

成都

杜甫草堂

视觉/图片

泸沽湖

旅行/见闻

旅游

分类: 山水.人文

【文化成都】曲径通幽杜甫草堂


往来成都多次,一直没有到大名鼎鼎的杜甫草堂看过,这次便一古脑到此一游。入得草堂,清幽沁人,真羡慕古人的风雅逸兴。


 

【文化成都】曲径通幽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 (今甘肃省南部)入蜀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便是他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因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杜工部,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


 

【文化成都】曲径通幽杜甫草堂

杜甫在成都寓居交游,赋诗题画,精彩之作层出不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勃一家子春色。

 

【文化成都】曲径通幽杜甫草堂


 

【文化成都】曲径通幽杜甫草堂

 

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

 

   【文化成都】曲径通幽杜甫草堂

 

 

【文化成都】曲径通幽杜甫草堂

【文化成都】曲径通幽杜甫草堂

【文化成都】曲径通幽杜甫草堂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

 


【文化成都】曲径通幽杜甫草堂

【文化成都】曲径通幽杜甫草堂

【文化成都】曲径通幽杜甫草堂

【文化成都】曲径通幽杜甫草堂

【文化成都】曲径通幽杜甫草堂


【文化成都】曲径通幽杜甫草堂

【文化成都】曲径通幽杜甫草堂

【文化成都】曲径通幽杜甫草堂


草堂外小桥流水,秋意撩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