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丽江泸沽湖永宁四川木里利家嘴自驾旅行/见闻视觉/图片摩梭人走婚 |
分类: 泸沽.摩梭 |
经过艰难路途,我们比预计的时间更快地到达了向往已久的利加嘴村,也就不到两小时而已,书上说利加嘴有十三座大山包围,形似碗状,我却看不出山有多大,冬日的萧瑟让这个不大的村落显得很苍凉,确实没什么风景可看。
村子没有我想象的原始,许多房屋正在翻新,村口正在建客栈,显示旅游开发的大潮已经席卷此地,我们到时村里很安静,看不到什么人,表哥把我们带进他相熟的一户人家,家里只有三个妇女和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
解放初期划分民族时,四川境内的摩梭人被划归蒙古族,云南境内的摩梭人被划归纳西族,但两省的摩梭人语言、风俗文化和生活习惯都是一样的,最为特殊的是都保留了原始的母系氏族形态,实施走婚制度,传统的母系大家庭以女人为血缘纽带,永不分家。相比山外,利加嘴的母系大家庭保存最为完好,虽说书上介绍的一百多口的人家已没有了,但最多的还有四十多口人的家庭,那意味着四十几口人每天共用一口锅吃饭,由当家的妈妈做饭分餐。
我不是人文学者,对这些摩梭传统只是略知一二,也无意了解更多,眼见二车们端坐火塘,喝起了酒,我便独自拿了相机外出转悠,出了门口也不知往哪里走,就抓了几个小孩子带路,绕村一周,他们还热情地带我爬上村里烧香的高地,俯瞰村貌。
大约半小时后,我又回到了扎实家,主人家执意要留我们用餐,眼下最惬意的事是围坐火塘,喝上几碗颇为顺口的摩梭苏里玛酒,二车们说利加嘴的苏里玛酒是当地最地道的。招待我们的是青菜猪膘肉汤和米饭,由当家阿嫂按摩梭习俗分给我们一人一份。很快地感觉就上来了,除了要开车的表弟,大家喝光了主人家的两壶五斤装的苏里玛,兴高采烈地告辞。
回永宁的路上就热闹了,歌声不断,遇到小店又买了啤酒,边颠边喝,六点多就回到了永宁镇,平措在一家川味酒楼设鱼宴款待,又是白酒啤酒下菜,奇怪的是在这高原之地,喝那么多,不会醉,也不难受,只是兴奋。惦记着小卓玛,酒毕披着夜色,坐着解了酒瘾的表弟开得飞奔跳跃的吉普车,九死一生地杀回里格。
见到这木桩门便知利加嘴村近在眼前了
我们进了这家的门作客
墙上贴着斑驳的木里地图
和善朴实的老阿妈和中年阿妈
这是个烈属家庭,一九四九年的牌子
一面墙上贴着游客们寄回的照片,这里很多门上都画着
“万”字符,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符号
屋里的火塘有着最为重要的功能,聊天取暖炒菜,二车们被奉为上宾
招待我们的玉米粉和苏里玛酒
我们的到来让主人家忙碌了起来
她们在用餐
这是牲口房,四合院的一楼有一排牲口房,
这在泸沽湖边的木楞房中已经见不到了
祖母屋顶插着经幡
旧房子
在建的新房
这四个孩子带我爬上了高处最佳拍村点
俯瞰利家嘴村
村里的烧香祈福圣地
回到祖母屋
阿妈在帮我们分菜
如果四十几人围坐着吃是什么景象?
出村拍摄这位大妈,她显得极为腼腆
村内随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