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怡情阳朔
又到深秋,一条短信唤醒了记忆片段,去年今日,我背上行囊,带着复习资料,登上前往桂林的火车,此行的目的地是阳朔,再准确一点是阳朔西街,一条曾被我忽略的颇具情调的国产“洋人街”;此行的目的只是找个离深圳不远又安静优美的地方看书考经济师。
记忆中的阳朔是五年前,我跟着“漓江一日游”的船上到岸边,走进这个除了游客的喧哗似乎并无特别的小小县城,随着人流匆匆看过月亮山、大榕树,留下的最深印象却是几个骑单车的老外。游客中有人就说:那些外国人很奇怪,喜欢在这样的乡下一住数月,骑车四处闲逛。我的感觉是有些不可理解又有些羡慕。对于西街竟没留下任何记忆。
从桂林转乘汽车到达阳朔县城已是中午,县城一如从前的乱和旧,西街竟如别有洞天般静静依偎在小城一隅。中午时分的阳光懒洋洋照着,青石板路、老房子、英文招牌奇怪地和谐着,行人不多,静悄悄地。满街都是古色古香的客栈,我开始寻找下榻之处,首先沿着小街巡视了一番,从头走到尾不用10分钟,本想找间临江的,未能如愿,最后选择了“和平客栈”,因为有间带着大露台的单人房,而老板又热情招呼着喝茶聊天。
西街并非临江而建,而是与漓江垂直,走出西街尽头才是一条临江大道,青山绿水在这里如展开的画卷,对比小街可谓豁然开朗,又是一番景象,此时我才知真的是“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入夜的西街更显出了迷人本色,说是入夜,不如说是苏醒,白天静悄悄的小街随着夜色的加深逐渐活跃起来,各色人等(主要是游客、小贩、长短期居留者)不知打哪冒了出来,三三两两,或站在街上聊天,或围坐在咖啡酒吧内外,或挨家搜罗着各种工艺品,更多的人在街上晃悠着,左顾右盼,好一派悠闲热闹景象。
初来乍到,我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犹其见到那么多异国靓仔靓女,便不免多看几眼,这时方理解到满街洋文的必要性,也明白为何西街亦称“洋人街”,不到半天时间,我已记不清自己上街下街地转悠了多少次,心里暗暗记下了不少合眼缘的餐厅酒吧,准备在接下来的日子一一考察。陌生的街,涌动的人,独行的我终不免有些落寞,想想此行的目的并不在游玩与热闹,收一收心神,早早歇下,枕着漓江的青翠入梦。
清晨,楼下街道的脚步声与谈笑声让我清醒过来,一种身在异乡的自在感和放松感如常而至,想起前天的深圳恍如隔世,深圳是我工作生活了十年的地方,熟悉亲切,然而那紧张的节奏,浮噪的气氛,礼貌淡然的人缘,每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无法从容或优雅地叹叹生活。出行便成了一种调剂,也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时约上三五好友同事,有时就孤身一人,去体验生活在别处的奇妙乐趣。
早餐是桂林米粉,然后搬上书本来到临江的一方阁西餐厅,这是间唯一整面临江的西餐厅,大的落地玻璃窗外,漓江最美的景致一览无余。玻璃窗隔绝了窗外的游船喧闹之声,只见静谧如画,最适合阅读静坐。时间就这样静静流过,中餐后回到客栈小睡,下午是运动时间,丁丁客栈的小妹答应陪我骑车沿漓江而上,好久没骑车的我稍作练习就上路了,嗅着久违的青草气息,呼吸着清新无比的山野空气,身心舒泰。晚餐选在三岔路口的“月亮下”西餐厅二楼阳台,从这里看出去,整条西街一览无余,适合旁观者静静地闲坐。
一晃一个星期过去了,在我的日程表上,上午的例牌是“一方阁“,晚上是“玫瑰木”、“丁丁”、“红星”、“喀斯特”、“小马的天”……一间间走过。如果不是碰到老友霖,也许接下去的日子就日复一日,乏善可陈了。
那是周六的傍晚,我像往常一样在街上游荡,经过“哈那斯”门口,只见一大桌人笑着闹着,还不到六点钟,似乎已有人喝高了,这时我看到了霖,一位供职于深圳某旅行社的朋友。他乡遇故人,自是惊喜不已,知道他们一群深圳朋友利用周末时间到阳朔攀岩游玩,我本是好热闹之人,很快便打成一片。
席间认识的老史是当地俱乐部的,热情健谈,见到靓女更是格外殷情,一口气向我们介绍了不少诱人的去处和玩法,孤独地“刻苦”了这么久,我也乐得有人相伴到周边走走,便定下了第二天的行程:踩单车到月亮山下吃最地道的农家菜,两个不喜攀岩的女孩蚊子和倩同行,男孩由老史组织。
第二天一早我们到火狐狸俱乐部门口集合,老史带来两个靓仔:辉和小飞,辉是桂林本地人,在西街开个藏饰店,还和朋友合开着一间餐吧,据说曾独自在西藏阿里地区徒步了四个多月,讲得一口流利英文,毕业于某著名工学院;小飞是广州来的游客。不需要太多的寒喧,大家已是自来熟了,老史和倩选了辆双人自行车,我们各骑一辆,穿过县城,就是一片美丽的山水田园景色,大自然犹如鬼斧神工般造就了阳朔这样奇特秀美的山水,而这样的美需要慢慢沉浸其中,匆匆观光焉能有所收获?时隔数年,我终于能够如记忆中的那几个洋人一般,骑着单车悠闲地品味阳朔之美了。
和辉的并驾交流更让我发现了这块地方的许多独特魅力,辉给我讲了许多故事,自己的,他人的。西街的故事多与理想、爱情、邂逅有关,众多国内外的青年人对这里一见钟情,似乎就因为在这里能够实现某些简单的生活理想,只要对物欲的追求不那么急迫,只要能抛开都市的浮华,这里有着世外桃源般的环境,可以简单而闲逸地生活,晒晒太阳,喝喝小酒。
是夜,我结束了独自游荡的生活,和老史他们上街下街地晃悠着,不知走了多少来回。老史本就有街长的外号,辉是个带点忧郁气质的男孩,倩活泼开朗,户外活动经验丰富,蚊子是个没怎么出过门的广东女孩,凑在一起倒也和谐。说也奇怪,就这么条小街,就那么些店铺、餐厅客栈,但你每天走上好几回也不觉得腻味,东看西瞧的,大家也都脸熟了,有时就坐下来一块喝杯东西,聊聊天。而一天不走上它几遍,感觉就会像缺少了什么。
在老史倡议下,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徒步,穿越漓江最美的一段,终点是20元人民币上印制的那个地方。一路山水之美那是无庸质疑,更妙的是伴侣之间恰到好处的交流与磨擦。我想旅行的乐趣就在于此,你永远不知道将碰到什么人、什么事,大家脱下了现实的外套,因了共同的喜好相聚在一起,一块走上一程,记取的都是开心和愉悦,最妙的是滋生些隐隐的情愫和期盼,虽然这不一定能带回到现实中去,却是最美也最自然的感觉。
离开西街的前一天,辉不见了,一问才知道他回了桂林处理个人事务。我想那可能是令他忧郁的原因吧,我们每个人都摆脱不了尘世俗缘的纠缠,即使生活在这样美丽安详的小街上,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彻底放松呢?
离开西街时是傍晚时分,天下着小雨,看着车窗外掠过的山影,一些微妙的酸涩与不舍涌上心头,让人觉得有点沮丧。我知道有一种叫做思念的东西正在体内萌生,但我不知道她会持续多久。
(游历时间:2002年10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