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有幸到深圳蛇口风华大剧院参加聚成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举办的杨宗华老师的讲座——《责任胜于能力》。心想,为什么杨宗华老师《责任胜于能力》的书那么畅销?为什么杨宗华老师《责任胜于能力》的讲座那么受欢迎?原因只有一个,不是他的名气,不是他的实力,而是“责任胜于能力”这六个文字,在中国,无论哪个行业,无论哪个企业,还是我们的民族和社会,太需要“责任”这两个字啦!
什么是责任?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
责任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形式来区分,可以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去认识。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生命的每一个岗位。父母养儿育女,儿女孝敬父母,老师教书育人,学生尊师好学,医生救死扶伤,军人保家卫国。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祖国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责任有不同的范畴,如家庭责任、职业责任、社会责任、领导责任等等。
中华民族是勇于承担责任的民族,勇于承担责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任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挥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铭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虽然近代的中国因腐败、封闭,曾经一段时期丢失了我中华民族的自豪和责任,但最后还是中国人的“责任感”救了曾经在水深火热的中华民族。
当我们讲责任的时候,我们事实上是在这样两个前提下进行的:
一:事情与自己有没有联系,与自己没有联系,就没有责任。
二:事情的发生过程中,自己是不是能够控制?不能够控制的,就没有责任。
所以,当我们说一个人不在责任状态的时候,事实上是在说明,第一,他认为这件事与自己没有关系,第二,这件事的发生过程,他认为自己是无能为力。而当我们说,一个人在执行的时候,不能够有任何借口,也是指两个意思:第一,只要是执行,那就一定是与自己有关,与自己无关,不需要你执行。第二,你不能够控制一切。在责任担当面前,这是选择借口和逃避责任的心态。这也是我们人的弱点和盲点,在我们社会,有这种心态的人不在于少数,我们需要他的书、光碟和讲座去启发和指导我们面对责任时的态度和立场。这也成就了杨宗华老师的《责任胜于能力》的书和光碟的畅销。
至于工作方面的责任感的加强和怎样去管理,我在培训教材里和我们的员工培训了,在博客就不说了;在这里说说我们在家庭方面的责任感。
总以为自己已经长大,对父母的唠叨置之不理,甚至有时顶撞他们说:“我已经长大了,我的事我自己来决定,不用你们管。”但直到有一天我明白了两个字“责任”,我知道自己曾经的任性,而真正的长大是你知道自己对你的家庭、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是什么。为自己的家、为妻子、为孩子、为父母能做点什么!我应该努力的学习尽快的从父母那里接过这个家庭生活的担子,这是自己一个男人必须承担的责任。
责任使我长大,我的家庭,我所处的社会,需要我有这份责任心,带着这份责任心我应该努力的奋斗。

1.最受英超豪强球星们青睐10款豪车
2.从“山寨机”的疯狂引发的思考
3.NBA各路豪强老大们和他们的座驾
4.经历特区政府、市民预防H1N1
5.《潜伏》中余则成的三个致命弱点 6.火箭常规赛总结,姚四项统计第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