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5---99年建筑物理试题部分总结

(2009-12-07 17:53:37)
标签:

杂谈

分类: 物理设备结构

 

《建筑物理》试题归纳与解答
热工部分:
95年
名词:比热c kJ/(kg.K)   蓄热系数s W/(m².K)   蒸汽渗透阻H m².h.Pa/g
    热惰性指标D 无单位  
填空:4 构成室内热环境的四个要素为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辐射温度
选择:3 为减少维护结构内部出现冷凝的可能性,应将多孔保温材料放在维护结构的 ( a )
        ?a 冷侧; b 热侧; c 和放置位置无关; d 相互矛盾无法确定。
     注:1 材料层次的布置应尽量在蒸汽渗透的通路上做到“进难出易”。2 为了消除或减弱围护内部的冷凝现象,可在保温层蒸汽流入的一侧设置隔汽层(如沥青或隔汽涂料等)。3 隔汽层应布置在蒸汽流入的一侧,所以对采暖房屋应布置在保温房内侧,对于冷库建筑应布置在隔热层外侧。4 对于湿度高的房间(纺织厂)的外围护结构以及卷材防水屋面的平屋顶结构。采用设置通风间层或泄气沟道的办法最为理想,由于保温层外侧设有一层通风间层,从室内渗入的蒸汽,可以不断与室外空气交换的气流带走,对保温层起风干的作用。5 在冷侧设一空气层,可使处于较高温度侧的保温层经常干燥,这个空气层叫做引湿空气层,其作用叫收汗效应。
 多孔材料(如玻璃棉)受潮后,保温性能下降的原因:                  ( c )
  a 水的导热系数远大于玻璃;b 玻璃的导热系数远大于水;
  c 水的导热系数远大于空气;d 空气的导热系数远大于水;
注:1 导热系随空隙率的增加而减小。随空隙率的减小而增大,也就是说,密度越小,导热系数就越小,反之亦然。2 材料受潮后,其导热系将显著增大。增大的原因是由于空隙中有了水分以后,附加的水蒸气扩散的传热量,此外还增加了毛细孔中的液态水分所传导的热量。水的导热系数约为0.58,冰的导热系数约为2.33,都远大于空气的导热系数0.03。3 热流方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各向异性材料,如木材、玻璃纤维等,当热流平行纤维方向时,导热系数较大,当热流方向垂直于纤维时,导热系数较小。

简答:1 什么是“热桥”?试举一例说明。
        围护结构中保温性能远低于主体部分的嵌入构件部分,也就是热量容易通过的地方。例如:高效轻质保温材料制成的轻板,其中的薄壁型钢骨架,就是板材的热桥。P59
2 外围护结构的隔热重点在什么部位?最理想的防热构造方案是什么?
  隔热的重点在屋面,其次是西墙与东墙。


3 干热地区和湿热地区的建筑有何特点?
湿热地区的建筑,总体布置灵活,平面较为开敞,设置内庭花园或屋顶花园,有的建筑底层架空。防热措施有阳台、凉台、遮阳板、离雨漂檐及通风屋顶、通风幕墙等处理。干热地区建筑,多设内院,墙厚少开窗或开小窗以防日辐射和热风沙,外围护结构要求较高,内庭周围多设走廊,庭院内种植物和设置水池以调节干热气候。P79~80
计算:2 给出纬度、朝向、时间、墙及窗构造尺寸,要求设计遮阳板。
一个大题四个小问(常规)分别要求计算最小总热阻;加气混凝土的厚度;验算墙体表面是否结露;画温度分布图。
96
名词:外表面转移阻:
蓄热系数:把某一均质半无限大壁体一侧受到谐波热作用时,迎波面(即直接受到外界热作用的一侧表面)上接受的热流振幅Aq与该表面的温度振幅A之比,称为材料的蓄热系数。
填空:8 内部冷凝可用蒸汽渗透系数很小的材料作成隔蒸汽层,并将隔蒸汽层置于蒸汽流入的一侧。(详细解释见95年选择题3<上面>以及教材P80)
      9 窗高1.80m的南向窗,要遮挡正午时的阳光(太阳高度角为60),其水平遮阳板的挑出长度为0.9米。(遮阳板设计)?
     10 保温设计中控制房屋外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不致过低原因是:为了保证内表面不产生结露现象以及不会对人体形成过分的冷辐射。
选择:1 考察“导热系数”“蓄热系数”与保温性能、隔热性能的关系。
     注:导热系数:是指当温度梯度为1℃/m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导热量。导热系数大,表明材料的导热能力强。空气的导热系数很小。因此不流动的空气就是一种很好的绝热材料。也正是这个原因,如果材料中含有气隙或气孔,就会大大降低其λ值。所以绝热材料都制成多孔性的或松散性的。应当指出,若材料的含水率高(即湿度大),材料的导热系数会显著提高,保温性能降低。
         蓄热系数:把某一均质半无限大壁体一侧受到谐波热作用时,迎波面(即直接受到外界热作用的一侧表面)上接受的热流振幅Aq与该表面的温度振幅A之比,称为材料的蓄热系数。
      3 提高空气层保温性能的措施:(1)空气层两壁间无刚性连接;(2)空气层放置在冷侧;(3)空气层放在热层;(4)空气层壁刷白;(5)空气层壁贴铝箔;(6)增加空气层厚度;(7)与室内热空气连通;(8)与室外冷空气连通。
     11 利用自然通风防热适用于:(1)干热地区;(2)湿热地区;(3)所有炎热的地区。
(详细解答见95年简答题3上页)
     12 下述几种情况的露点温度最低的是………………………………………………(    
        a 温度为12℃相对湿度为60%;             b 温度为15℃相对湿度60%;
        c 温度为12℃相对湿度为65%;             d 温度为15℃相对湿度65%。
    注:根据ti查表得出饱和蒸汽压Ps;P=Psф;再根据P反查td;P与t成正比。
     18 降低室外综合温度的办法有:(1)在外围护结构内部设置通风间层;(2)组织好房间的自然通风;(3)结构外表面采用浅色平滑的饰面材料;(4)加装窗口遮阳设施……(  )。
     19 从通风的角度来看,建筑群平面布局最好的应是:(1)行列式;(2)错列式;(3)周边式
    注:当用行列布置时,建筑群内部流场因风向投影角不同而有很大变化。错列式和斜列式可使风从斜向导入建筑群内部,有时亦可结合地形采用自由排列的方式。周边式很难使风导入,这种布置方式只适用于冬季寒冷地区。
计算:1 要求计算内表面温度(条件:t    导热系数及构造尺寸等)
      2 给定纬度、建筑、朝向、时间,求不遮挡的最小间距及设计高度。
97年
名词:热阻:热量由平壁内表面传至平壁外表面过程中的阻力,称为热阻,记作R。热阻表示平壁抵抗热流通过的能力。在同样的温差条件下,热阻越大,通过材料的热量越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越好。要想增加热阻,可以加大平壁的厚度,或选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R=d/λ。
材料蓄热系数:把某一均质半无限大壁体一侧受到谐波热作用时,迎波面(即直接受到外界热作用的一侧表面)上接受的热流振幅Aq与该表面的温度振幅A之比,称为材料的蓄热系数。
露点温度:当温度降到某一特定值时,Ps小到与P值相等,则相对湿度ф=100%本来不饱和的空气,终于因室温下降而达到饱和状态,这一特定温度称为该空气的“露点温度”。通常用td表示,其物理意义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开始出现结露的温度。
填空:2 多孔材料一般导热系数_小____、蓄热系数大、蒸汽渗透系数_大____、隔声效果好。
      5 造成空气压力差的原因为二:一是热压作用二是风压作用。
选择:1 人脚对地面冷热感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a 地面总热阻;b 表面层热阻;c 表面温度; d 表面吸热指数。
      注:地板面层材料的密度、比热容c和导热系数值的大小是决定地面的热工指标吸热指数的重要参数。以木地面和水磨石两种地面为例。即使它们的温度完全相同,但如赤脚站在水磨石地面上,就比站在木地面上凉得多。这是因为两者的吸热指数B值不同造成的。B越大,则从人脚吸取的热量越多越快。
      2 隔热空气层与保温空气层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a 与室外连通;b 加铝箔;c 减少刚性连接;d 与室内连通
  注:为提高空气间层的保温能力,间层表面应采取用强反射材料,例如涂贴铝箔就是一种具体方法。
      3 20mm厚的石灰抹灰层其蒸汽渗透系数为1.2×10(-4)g/m&sup2;h.Pa则其水蒸气渗透阻应为(m&sup2;hPa/g)………………………………………………………………………(   
        a 166.7;  b 333.3;  c 0.012;  d 0.006。(蒸汽渗透系数与蒸汽渗透阻的关系)H=d/μ
      10 水平遮阳板一般可用于:这种形式的遮阳板能够有效地遮挡高度角较大的、从窗口上方投射下来的阳光。故它适用于接近南向的窗口,或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附近的窗口。
注:垂直式遮阳板:垂直式遮阳能够有效地遮挡高度角较大的、从窗侧斜射过来的阳光。主要适用于东北、北和西北向附近的窗口;综合式遮阳:主要适用于东南或西南附近的窗口;挡板式遮阳板:主要适用于东、西附近的窗口。(考察:遮阳板的应用)
计算:一题一问:给定 导热系数 最小总热阻 计算砖墙厚度。
98年
名词:围护结构总热阻:热量由平壁内表面传至平壁外表面过程中的阻力,称为热阻,记作R。(围护结构各层热阻之和称为围护结构的总热阻)表示平壁抵抗热流通过的能力。在同样的温差条件下,热阻越大,通过材料的热量越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越好。要想增加热阻,可以加大平壁的厚度,或选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R=d/λ。
相对湿度 :一定温度,一定大气压力下,湿空气的绝对温度f,与同温同压下的饱和蒸汽量fmax的百分比,称为该空气的~~~
填空:3 围护结构中的空气层用于保温时要求密闭不流动内表面涂贴强反射材料用于隔声时(见声学部分)用于隔热时要求与外界连通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以便把从室内吸收的热量通过与室外空气换热快速散发出去。
      4 影响太阳高度角的因素有赤纬δ,它表明季节(即日期)的变化、时角Ω,它表明时间的变化、地理纬度ф,它表明观察点所在的地方的差异。P119(第三版)
选择:1 太阳能集热器表面应作成:(1)深色光滑;(2)浅色光滑;(3)深色粗糙;(4)浅色粗糙。(颜色、表面光滑程度对辐射传热的影响)
      4 东西向外窗的遮阳板的形式宜采用( a )a挡板式;b水平式;c垂直式;d综合式。
  注:详见97年选择题10的注释本页上边:)
      7 隔气层应设在保温层的:(1)热侧;(2)冷侧;(3)任意侧;(4)中间。………(   
   注:见95年选择题3注释,第一页。
计算:一题一问:常规计算:给定室内外计算温度、相对湿度、导热系数、构造尺寸、饱和蒸汽压要求计算屋面保温层厚度并确定各层温度分布。
99年
名词: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当ti—te=1℃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平壁单位面积的传热量,单位W/(m&sup2;.K)<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不是等同概念>★★★
太阳高度角:
相对湿度(98年原题):一定温度,一定大气压力下,湿空气的绝对温度f,与同温同压下的饱和蒸汽量fmax的百分比,称为该空气的~~~
填空:2 多孔材料一般其导热系数小蓄热系数大蒸汽渗透系数大.当用作吸声材料时对__________频声吸声效果较好。(97年原题)
      3 围护结构中的空气层用于保温时要求要求密闭不流动内表面涂贴强反射材料用于隔热时要求与外界连通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以便把从室内吸收的热量通过与室外空气换热快速散发出去。(98年原题)
      5 室外综合温度是将太阳短波辐射的加热作用以及结构外表面的有效长波辐射自然散热作用和室外气温对外围护结构的作用综合成一个室外气象参数。
选择:1 20mm厚的石灰抹灰层其蒸汽渗透系数为1.2×10(-4)g/m&sup2;h.Pa则其水蒸气渗透阻应为(m&sup2;hPa/g)(蒸汽渗透系数与蒸汽渗透阻的关系)………………………(   
        a 166.7;  b 333.3;  c 0.012;  d 0.006。(97年原题)H=(20mm)/(1.2×10(-4)g/m&sup2;h.Pa)
      2 冬季为防止水蒸气进入围护结构内部形成冷凝,以下四种做法最佳的是……(   
        a 隔气层放置在墙内靠室外一侧;b隔气层放置在墙内靠室内一侧;
        c隔气层放置在墙内中央;      d 墙内靠室内和室外各放一隔汽层。
注:详见95年选择题3(第一页)
       3 北向外窗当需设置遮阳板时宜采用:(c)a挡板式;b水平式;c垂直式;d综合式。(98变形)注:详见97年选择题10的注释本页上边:)
计算:给定室内外温度 导热系数 内表面感热系数 外表面防热系数等 要求计算总热阻、总热惰性指标。
小结:
        重要知识点明显,重复率高,例如:计算题多出现在热阻、导热系数、保温(隔热)层厚度等知识点;同时防止冷凝、露点温度、相对湿度、蓄热系数、保温隔热隔汽层设计、遮阳板设计出现频率也较高。
★★★★★★★★       ★★★★★★★★      ★★★★★★★★
声学部分:
95年
名词:隔声指数:
房间常数
声强:衡量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声场中某一点的声强,即在单位时间内,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所通过的声能,记为I,单位是W/m&sup2;
填空:2 两个噪声级都为0分贝的声音叠加后总噪声级为(   )分贝。隔声量为45分贝的墙其对于声音的平均透射系数为(3.16*10E-5)。
  注:两个数值相等的声压级叠加后,只比原来增加3dB,而不是一倍,这个结论对于声强级、声压级同样适用;隔声量R=10lg(1/t),t=10xY(-R/10)。
      6 一个高、宽、长分别为3×5×7m房间的最低三个简正频率为(     )、(     )、(      )。(见手写)
选择:2 用几何光学来研究声波在室内的反射:(    )(详见课本P266)
        a 此方法适用于低频声;b 反射面的尺寸应不小于声音的波长;
        c 此方法适用于任何房间; d 此方法适用于纯音。
简答:★5 什么是前次反射声?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6 何为“声柱”?它的主要特点及用途是什么?
计算:4 给定房间容积和内表面面积以及平均吸声系数,要求:(1)计算混响时间;(2)计算指定点声压级。
      5 给定发声室和吸声室的必要条件,要求:(1)计算组合墙的隔声量;(2)两房间之间的声级差。
96年
名词:分贝: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等)级的单位,它表示声压(声强、声功率等)和基准声压(基准声强、基准声功率)比值的常用对数值的十分之一。

混响时间:当室内声场达到稳太,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衰减60dB所经历的时间。
(详见课本P281~285定义以及计算例题)★★★   
填空:1 人耳能感到的声波波长约自(0.017m)至(17m)。
    注:人耳所能感觉到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声波的频率范围大约在20--20000Hz之间。C=fλ
      2 在自由声场中声源发出的声音在5m处为70dB,则距声源为10m处的声压级为   (       )dB。
      3有一人对一反射面发声,发声后一秒又听见明显的回声,则此发射面和声源相距    (170)米
     ★ 4 要求语言清晰度高,应使(   )频率声的含量较多。
     ★ 5 观众厅中听见回声的可能性(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1 见热工部分96年选择1。(要求选择隔声最好的材料)
      2 一密实墙上有小孔,孔面积占墙面积的1/100,设孔的透射系数τ=1,则此墙的平均隔声量的极限为:a 100dB;b 40dB;c 20dB;d 10dB;e 0dB。…………(   
      ★4 提高管道消声能力的措施:给5个选项备选。
      5 微孔吸声板要求板的材质:(1)多孔材料;(2)弹性模量较大;(3)密实;(4)与材质无关。……………………………………………………………………(   
     ★15 有三楼板,其撞击隔声指数分别为(1)62dB;(2)52dB;(3)70dB其中隔声效果最好的是………………………………(       )。
计算:1 试设计天花板,通过p点使PQ段天花能将声音反射至a、b区域,并简述作图方法。(图见试题)
97年
名词:  混响时间:当室内声场达到稳太,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衰减60dB所经历的时间。
声压级:声压P和基准声压P0之比值的常用对数值,叫声压级。单位为贝尔(BL),一般用它的十分之一作单位,称为分贝尔,简称分贝(dB)
隔声量:
填空:★1 甲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指数大于乙楼板则甲楼板的隔声效果比乙楼板(    )★★
        A墙的空气隔声指数大于B墙则A墙的隔声效果比B墙(     )。★★
      2 多孔材料隔声效果(不好)吸声效果(较好)★★
      4 两个噪声级都是70dB的声音叠加后总噪声级为(  73  )dB,隔声量为40dB的墙其声音的平均传透系数为(  0.0001   )(同95年填空2)★★
选择:5 对厅堂的混响时间影响最大的参数是……………………………………(    
        a 座位总数; b 吸声面积?; c 每座容积; d 厅堂容积。
      7 通过吸声来降噪的方法适用于:(1)噪声源分布在车间各个角落;(2)工人在一噪声很大的机器旁工作的场合;(3)室内原有吸声量很大
      8?下述几种墙若厚度相同则隔声量最大的是………………………………(      
         a 砖墙; b 抽孔石膏板墙; c 加气混凝土墙;d 钢筋混凝土墙。
计算:1给定房间容积和内表面面积以及平均吸声系数,要求:(1)计算混响时间;(2)计算指定点声压级。(95年试题变数)
98年
名词:  吸声系数:
        隔声量:
    A声级:   
前次反射声:   
填空:1 按质量定律,当实体墙单位面积重量增加一倍时,隔声量增加(6)分贝;当频率降低一倍时隔声量(减小6)分贝。
      ★2 控制阻性消声器的参数除消声器壁面的吸声性能及吸声材料铺设的长度外还有(                      )及(                     
      ★3 围护结构中的空气层用于隔声时要求:(                             
选择:5 1000Hz空气声的波长是(   )a、17m;b、17mm;c、3.4m;d、0.34m。
      8 增加穿孔吸声结构空腔的厚度则吸声频率( b )a变高;b变低;c不变;d无法确定。
      9 空气对室内声波吸收的主要范围是(频率在1000Hz以上)。
计算:车间的尺寸为20×10×5m,某频率的房间常数R=30m&sup2;做吸声处理后,该频率的房间常数R&sup1;=300m&sup2;,假定声源在地面中央,试问该频率的(1)最大吸声减噪量是多少?(2)距离声源7m处的实际减噪量。
99年
名词:声压级
  隔声量:
  吸声系数:  
填空:1 同97年填空1
2 同97年填空2
4 两个噪声级都为60分贝的声音叠加后的总噪声级为(   63   )分贝。(97年变数)
选择:8、9、10三题分别为98年9、5、8题(原题重现)
计算:1 某厅堂容积为8600m&sup3;内表面面积为3308m&sup2;平均吸声系数为0.2,混响时间为几秒?若设计要求混响时间为1.2秒,室内平均吸声系数为多少?
小结:  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隔声 吸声 混响时间声压部分,其中有关隔声知识点的考查内容最多。复习时要把握重点。同时一些常用数字和零散知识点需要记住!
         ★★★★★★★           ★★★★★★★           ★★★★★★★
总结:1 重点明显、知识点集中
2 试题量较稳定,98年原题在99年重复出现较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