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的夏日黄昏——探寻老北京的印迹

标签:
南锣鼓巷北京胡同后海旅游 |
分类: 古都寻梦 |
闲来无事,去了趟南锣鼓巷。南锣鼓巷是北京著名的特色街区,始建于元朝,至今已有700年历史。以巷子为中轴,两侧分出诸多特色胡同。胡同里,分布着众多名人故居。再加上南锣鼓巷林立的特色店铺,吸引了许多来京的国内外游客。我抄着相机从北到南再从南到北瞎逛,偷得浮生半日闲。
据介绍,南锣鼓巷街区北边是鼓楼东大街,南边是地安门东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由这4条街围合的这块长方形地块,正是元大都的两个坊。以南锣鼓巷为界,东面是“昭回坊”,西边是“靖恭坊”,南锣鼓巷是两坊间的分界巷。
里坊,是中国古代居住区组织的基本单位,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单位。在先秦称为“里”、“闾”或“闾里”。从北魏开始,出现了“坊”的称呼。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城共建108坊。元大都规划设计时仍延续了里坊制,全城分为50坊,坊与坊之间是宽阔平直的街巷,犹如棋盘。
唐朝长安的里坊早已无存,元大都里坊构造在8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也已面目全非,但是,南锣鼓巷地区却还极为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历史遗存。胡同格局那么完整,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可谓是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保存完整的“碧玉”。
从南锣鼓巷北端出来,去了趟钟楼。周围全是老胡同,想找个开阔一点的地方给钟楼拍张全照都没办法。只好在狭小的胡同里透过蛛网般的电丝网给钟楼留了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