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前往明十三陵,在总神道上来回走了两遍,探访一下《非诚勿扰》里秦奋被人推销墓地的地方。
神道是长陵的附属建筑,是进入陵区的主要通道,始建于1435年。神道规模宏大,起点是石牌坊,中经大宫门、神功圣德碑、石象生、龙凤门,过五孔桥、七孔桥,直达长陵陵门之下,其它各陵的神道则从这条神道分出,因而又被称为总神道。从石牌坊至石象生北端的龙凤门,全长近2000米,是神道建筑群体最美丽的地区。
长陵神功圣德碑亭,内竖碑一座,大抵歌颂永乐皇帝如何文治武功之类。碑亭四角,各有汉白玉华表一座。实际上这里离永乐皇帝的长陵还很远,但从此处开始就已足以让你感受皇权的威严了。

过了圣德碑亭,便是石像生。有坐立狮两对,坐立獬豸两对,立卧骆驼两对,立卧麒麟两对,立卧马两对,持瓜盔甲将军两对,朝衣冠文臣像两对,朝衣冠勋臣像两对。电影《非诚勿扰》里秦奋征婚,就是在这里上当,结果“媳妇没讨着先给买了块墓地”。这句话或是一种隐喻:结婚就是走向坟墓?也许正像明代的皇帝一样,刚一登基就开始营建自己的陵墓,他们可一点也不忌讳。


平心而论,这些象生雕刻十分精细、甚至是精美,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面对它们,很容易联想到汉代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雕,还有唐太宗昭陵六骏石刻,那都是粗线条式的。两相对照,汉唐时期的那种粗犷、昂扬、自信、宏放的张力更令人为之慑服。而十三陵神道上的这组象生,重心已转移到了繁琐的细节,中国历史发展到了明代,更多的是一股秋天的意味。当一种权力需要如此威严的形式来加以强调时,也折射出自己内心的脆弱。

将军、文臣、勋臣。勋臣的帽子把耳朵盖住了,是不是立了功的就可以不听话?一共六尊石像,守立于此400多年了,岁月的侵蚀已让他们身上找不到任何斧凿痕迹。他们是大明王朝的忠实守护者,从建成时的森严气象,到战乱时代的荒草凄凄,再到如今的柳树成荫,他们见证了400多年的风云变幻。面对他们,有如面对一部只能记录而无法查阅的档案,曾经发生过什么,只有他们知道了。年老的人、喜爱在历史中追思的人,总喜欢独自面对这些石像,说着只有自己才明白的心里话,这便是历史遗迹的魔力。

三门六柱式的棂星门,也称火焰牌坊,俗称龙凤门。过了此门,便可以直通永乐帝的长陵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