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与数名好友一起携重装穿越箭扣长城。此前到过司马台,那段长城被称为最美的长城。但当亲身穿越箭扣长城时,或许这一桂冠应该易主,尤其是从小布达拉到正北楼一段,堪称长城之中的精华。
箭扣长城依山就势,随山峦跌宕起伏,蔚为壮观。其地山势险要,忽而登上绝顶,忽而行至谷底,因此城墙走势十分富于变化,有音乐之美。整段箭扣长城几无平坦之路,尤其险峻之处,已只能攀岩而上。
从北京结过鹰飞倒仰、天梯之后,远眺箭扣长城。最远处的最高楼便是正北楼。“峰峦如聚”,站在这个视角真能领略这一“聚”字之妙。长城在这山脊上舞动,一座座城楼有如跳动的音符,这种韵律之美令人陶醉。
历经岁月磨洗,城墙与敌楼有些已经坍塌,于险峻之中再添几分苍凉。风吹雨打当然是城墙损毁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攀爬的游客过多也导致城墙加快坍塌。而我们几人也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实在有愧,惟有在攀爬过程尽量减少对城墙的损毁了。



从天梯下降,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坡度估计80度,一不小心就会玩成高山速降了。右为从涧口通过小布达拉的城墙。两侧墙垛早已坍塌,中间的地砖也不见踪影,裸露出墙基。这些小石块垒成墙基十分牢固,但貌似是经过近年的修补。
过了鹰飞倒仰之后,有一段断头墙,估计六七米高的样子,只能攀岩而上,幸好带了绳子增加了保险系数。巧的是,上面还有一颗小树,恰好拴住绳子,让我们得以从容攀上。
回望鹰飞倒仰。从此处看,这一名字真是取得分外传神。那一段六七十度的上坡十分险峻,连老鹰落在上面也得倒仰身体。其实这一段也恰似苏-27战机玩眼镜蛇的那个动作。


通往正北楼的一段梯子。梯子下面的石块不知什么时候垮塌了,成了悬梯。背着大包拾级而上,晃悠晃悠的,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给这几根铁杆,当时心里真够悬的。
牛角边的一座敌楼。历经风雨,城楼已坍塌1/3。从残存的拱门仍可去想像当年戍边将士的孤独。“燕然未勒归无计”!何等苍凉。从牛角边下撤,就到了慕田峪长城了,那是一段新修的景区长城,非常齐整,已没有眼前份苍桑悲壮之感了。

2008年6月3日补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