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桂林纪行

(2007-10-20 14:58:57)
标签:

桂林

旅行

分类: 走遍中国

小学时便学过《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当时倒背如流,桂林山水的特点深深印在脑海里,至今没有忘怀。也许是儿时对课本的崇拜,桂林山水让我一直心向往之。然而一直无法得偿心愿。直到这个暑假,天朗气清,适合旅游,有同学在桂林,可尽地主之宜,住宿无忧,更有好友相伴,无旅途寂寞之苦,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占尽。

 

      初到桂林,直逼眼帘的无疑是山。桂林的山确实称奇,让我这个在平原地带长大的人大开眼界。从小便知奇、秀、险是桂林山的特点,但今日一见才有亲身体验。若要我这个在湖区泡大的人来讲桂林山的特点,恐怕只有一个“假”字可以形容。因为桂林的山都是在平地上拔地而起,总有一面是悬崖,直上直下。山并不高,但因为这一面悬崖而又有了“壁立千仞”的阳刚之气,徒增几分险峻。后来听当地的导游说,当地人上山打柴时只须将顺手往山下扔就行了,到山下再捡便是,这倒是省了不少的事。有悬崖似乎并不足以说“假”,但桂林之山却都是在平地上突然耸立,当我站在象鼻山顶俯瞰整个桂林城时,更可见出这一特点。在一大片平地上突兀地耸立几座尖尖的山,这种景象只在公园里的假山上能找到些许影子。

 

     桂林的山虽然险,但并非四面都是悬崖,因此是有险状万分的悬崖却并不觉得凌厉、狰狞,没有暴戾、肃杀之气。各方面加上山上树木成片,远远望去,郁郁葱葱,又平添几分秀色。阳刚与阴柔兼得,既非东南山水之秀美,也非西北高岗之壮美,桂林之山兼险、秀之妙,当然称奇了。

 

        桂林纪行

 

 

     有山无水,不够灵动,有水无山,过于柔媚。桂林之山虽有壁立千仞之势而不觉其险,其中有一半的功劳要归之于水了。桂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水中矿物质极多,帮成绿色。漓江穿城而过,川流不息,而两岸之山郁郁葱葱,真可谓是“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了。

   

水在山中过,山在两岸行。不像在长沙,山是山,水是水,界限分明。而在桂林,山水是不可分的。连绵的群山倒影在清澈的水中,更显秀丽。桂林的山是离不开水的,山的意象便因水而生成,“青蛙过河”、“太公钓鱼、”、“骆驼过江”……倘若没有这水,这山的意象又从何而来?山因水而意态万分,趣味千重,更具几分灵气,水因山而百转千回,柔肠百结,更添几分妩媚。在小漓江上撑一竹筏,看十里画廊,看这浑然天成的山水,我已找不出什么词汇来形容这人间胜景。

 

两岸青山相对出。人在画中行,山亦在两岸走。而山外有山,层峦叠嶂,两峰之中见远山如黛,这画景以前似只在米家山水中见过。人在江上顺水而下,似乎打开了一幅画卷。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随便取景都是一幅绝妙的图画。如此美景可以掩盖任何拙劣摄影者的拙劣技术,只要会按快门就行。

 

 桂林纪行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徜徉在这山水之中,心尘也得以清洗。在这样的自然中,似乎得以超脱尘世,所感受的只有惬意、舒适。人性才得到极大的舒展。我跳进小漓江,痛快地游了起来。当我从水中探出头来时,女友及时地按下了快门。后来她说,在我所有的照片中,只有这张笑得最为灿烂。我说,那是因为只有这时我最无拘无束,忘怀世事。当然我也没忘了告诉她,在她所拍的照片中,只有这张可算及格。

 

                    记05年8月桂林之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阳朔西街之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