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汽车 |
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汽车绝对是一个大件,无论是买车还是用车的费用,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也相对较多,因此,选车真的不是儿戏,一辆对的车不仅能为生活带来方便还能增加生活乐趣,相反,则会破财费力,得不偿失。选车说难也难,毕竟现在可供选择的车型实在是太多了,而厂家的广告也五花八门容易掩人耳目。说简单也简单,只要把握好关键几点就能选出对的车。
第一是动力与油耗。这几乎是汽车的核心。很多厂商在宣传自己的设计、定位等亮点时,却将最关键的动力一带而过。我之所以将动力与油耗放在一起来谈,是因为这两者天生就是矛盾关系。一般情况下,动力足则油耗大,于是如何在降低油耗的同时提升动力,成为各大厂商近些年来科技研发的主题。而动力与油耗的兼容性,也直接反映出了厂商的整体科技研发实力及水平。
将两者结合最广为人知的是大众的1.4tsi加DSG的“黄金组合”,小排量涡轮增压的确是一个有效的兼顾性能与油耗的利器,但涡轮的加速延迟以及较难掌控的动力输出失去了不少用户群,再加上7档干式DSG的质量问题频频出现,使得这套黄金组合不再那么光辉四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福克斯,并未追风采用小排量涡轮增压,而是延续了自然吸气发动机,但是由于直喷技术加上双离合,使得它的性能还要胜于大众的“黄金组合”,且油耗也表现出色,1.6L的最低为百公里6.2L,即便是2.0L排量的百公里油耗也仅仅6.7L。算是兼顾油耗与动力的典范。
第二是做工。车辆做工用料的优劣能直截反映出该车的造车工艺水平。在这一点上,进口车与合资车占据着绝对优势。在支持国货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自主品牌的做工及工艺离国际水平还存在着差异。为了突出性价比,很多国产车内饰都采用了软质材料,比如华泰、江淮等,但细看做工,还是略显粗糙,无论是按键手感还是模具缝隙,均与福特、大众、雪佛兰等国际品牌有不小差距。
第三是安全性。关于安全,大家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可是很多人在选车时却很容易忽略这一点。现在大多数车都标配气囊,但是像新福克斯等全系标配ESP的车却不多,有的车低配与高配的安全配置会差别很大,选车时一定要看好配置清单,在安全配置上,不要舍不得掏腰包。另外,车辆的刚性及整体工艺对车的安全性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选车时尽量选择品牌认知度高,技术成熟的车型,不要被某些车型霸气的外观所迷惑。同时也建议国产品牌在这一点上多下功夫。
当然,也不是所有合资品牌都能令人信得过,东风日产奇骏的“拖车门事件”就令人愤慨。在安全性能方面,欧系的沃尔沃、大众及美系的福特等品牌都有着不错的口碑。
最后就是价格。网上的指导价仅仅是参考作用,实际去购车时价格会与网上有所出入。有些1.6L以下的车型,比如新福克斯、K3等,会享受国家的3000元节能补贴,因此会有较高的性价比,但购车时要与店里的优惠区别开来。还有一些品牌及车型,不但没有任何优惠,反而会加价订车,最为典型的,像大众、保时捷等德系车,加价已成为家常便饭。这种行为非常扰乱市场秩序,我们应坚决抵制。
总之,选车时,在预算之内,只要动力与油耗兼顾、做工用料精致厚实、安全性能有保障便可以果断入手了。日后的车况会跟每个人的用车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在选择一辆好车之后,也要注意保养,正确用车,以减少额外的用车支出,使汽车真正起到服务生活的作用,而不是给生活带来烦恼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