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车市遇冬 自主品牌如何应对?降价还是......

(2011-12-27 04:43:26)
标签:

汽车

       2008年我国汽车产销900万;2010年汽车产销1800万。短短2年时间,中国汽车市场的产销量迅速翻了一番。狂奔的中国汽车市场,终于在2011年放缓了前进的脚步。

  2011年伊始,中国整体车市俨然进入了一个调整期。冬季慢慢来临,众多车企公布的销量、利润多少不一。有些车企平稳发展,依然盈利多数,有些车企业绩惨淡、苦不堪言。销量下滑,市场转淡,尤其对于尚处于“成长期”的自主品牌车企,是灾难性的,只能靠着以前储存的能量,强挨着外面的冰天雪地,艰难的生存着。

  其实,自主品牌面对如此窘境,也并非坐以待毙。在本届广州车展,自足品牌就八仙过海般的使出浑身解数来面对市场冬季---“过冬”不再是纸上谈兵。

车企巨额让利 降价迎来车市红海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10月份乘用车自主品牌销售下降。自主品牌销量的持续滑落,显示自主品牌正从非常规的高速增长中回落。而从广州车展上各个自主品牌的发布内容可以看出,绝大部分自主品牌已经从去年初的积极扩张转为谨慎观望,对外口吻也从意气风发转为小心翼翼。

日前,海马汽车2012年的首个营销活动——“冠军荣耀·亿元钜献”消费者回馈行动,活动期间,每个车型对新老客户享受2000-7000元的现金优惠等不同层次的回馈计划,涉及汽车流通的各个环节。无独有偶,众泰汽车也针对广州车展带来了“超万元钜惠——众泰汽车‘油’礼1+3”的促销活动据说馈赠价值过万。都是希望通过促销的方式,冲击年末销售。 

  不出所料,2012年的车市将在一片“血拼”中开锣,但是降价促销是长久之计吗?

夯实基础产品线 通过车型覆盖寻找车市蓝海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统计显示,在传统自主品牌和大集团同比分别下滑的时候,仅有力帆、东风、海马等寥寥数家企业,维持了较高的市场增长速度。

相对于东风、海马这些老面孔,作为自主品牌新力军的力帆汽车能车市危急的大潮中激流勇进,力帆汽车逆势上扬,同比增长达41.76%;就在刚刚过去的广州车展上,更是凭借320冠军版上市以及全系车型的独特优势,现场共收到128笔购车订单,又创下了新的销售纪录,“力帆”确实很值得关注。

为什么同样的市场环境,各家销量有长有跌呢?丰富产品线,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成为行业制胜的共有秘籍!

    作为自主品牌的力帆汽车,针对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基本保持每年2款新车型开发速度,不断丰富其产品线,同时还在发动机技术上寻求国际合作,有重大的突破,大大提升行业竞争力。如今年在广州车展中亮相的新一代520,迎合消费者对车型时尚感的追求,车型设计更加时尚,大大增加了市场竞争力。同时,除新一代力帆520和320冠军版外,力帆的热销车型还有首款城市SUV-X60、“宜商宜家”大气的外观与实用的配置令其能够胜任多种场合的力帆620,这些车型都是根据主打消费人群不同,为实现不同的产品诉求而打造的,对消费者需求上很到位。之前网络上频频爆出力帆首款A+级车力帆720的谍照,这些都不可能是空穴来风,由此我们可见力帆在布局和完善其产品线上的力度。

   目前,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不断的在产品上更新换代,以丰富产品线的方式,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最近几年的车企新军,表现明显。其中以力帆汽车为列,到目前为止,力帆汽车已经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从微车320到紧凑车力帆520和620,SUV车型X60,同时其中高级车力帆720也已经正在酝酿中,有望明年投入生产,除了技术和性价比高的产品外,不断丰富的车型,也是力帆这个名族品牌不断壮大的法宝之一。确实,力帆正在一步步的完成整个车系的板块,通过车型覆盖同时出击二三线城市,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来寻找车市蓝海来度过这车市的冬季。

切莫从价格上寻突破

  近年来,为了促进国内汽车市场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购置税优惠、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汽车下乡补贴等政策,无形中拉动了自主品牌销量。但如今,三大政策相继退出,不仅让消费者在新年购车增加了负担,也让自主品牌的压力骤然增大。如何开拓市场?如何提升市场份额?是每个自主品牌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还是那句话“切莫从价格上寻突破”!其实自主品牌当中,如吉利旗下帝豪就是以品质取胜的代表。同样力帆除了车系覆盖之外,也在走自主研发的路,在自主开发上,力帆集团已被授权4856项专利,汽车类已被授权644项,力帆国家级技术中心在全国汽车行业排名第七,与全球发动机研发巨头——英国里卡多(RICARDO)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与国内最大的专业综合性的独立汽车设计工程公司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同济同捷——力帆汽车联合研发中心”、与清华大学以及中科院等多个科研院所全面合作,开发新能源车、引入德国博世公司CVT关键性技术等等力帆在自主研发的路上走的越发坚实。

总之自主品牌应该放弃靠价格取悦消费者的想法。毕竟,降价割肉绝非自主品牌的生存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