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奔驰:整合背后的收编

(2011-11-21 11:22:01)
标签:

北京奔驰

国产奔驰

奔驰e级

收编

整合

汽车

分类: 车市展望

    整合这事,本应该是类似于强强联手,各自将自家优势拿出来,共同奋进的好事。但对于一些从有着同样“销售产品”,但却只能共用一个渠道,而又有着两个“大脑”的连体婴儿两家公司来说,整合这事就像是“收编”的晃子。

 

    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很简单。这种“二合一”之后的两家公司,避免不了“兼并”期间处于“弱势”的公司,会被剃掉大量重叠部门人员。而面对自己利润将会被“拔光”、不服气的公司肯定会誓死反击,勾心斗角甚至相互争斗之事,也将因此不可避免的一幕幕上演。但这种看似应该发生在亏损公司的“重组”事件,居然就在如今“表面喧哗”、号称具有“每年近千亿元销售额、数十亿元净利润”的奔驰中国和北京奔驰两家公司之间。

 

    这些看似有些“浮肿”的喧嚣,其实是两家公司在“重组”时,利益争夺的“嘶吼”。混乱浮现,轻浮又会短暂吗?为“收编”和“被收编”忙得卷起袖子来的两家公司,又有什么“第三心”来估计销售情况和服务质量?令人费解。

 

    实际上,从归属关系上看,作为开荒牛的北京奔驰最终必定难逃被“兼并”的命运。虽然从规模上看,北京奔驰要比奔驰中国似乎更具有实力,但由于从属关系上,奔驰中国具有更“正统奔驰血统”,所以自然在最终合并之上,奔驰会大大偏袒奔驰中国。

 

    但这事真是心血来潮的突然裁定吗?其实不然,关于“收编”这事估计奔驰方面早就有心了。因为北京奔驰和奔驰中国的相互“争斗”,其实早在奔驰E级车上市之时,就已经被业内人所明了。

 

    由于两家公司都“共享”同一个销售渠道,但却拥有两个“大脑”,销售两种商品,所以当其中一家公司需要提升业绩之时,就避免不了要“鼓动”渠道为自己腾出更多力气,这争抢渠道的事情也就在所难免。奔驰中国的“改价”,造成进口车畅销、国产车却无人问津的奇怪现象,最终使得北京奔驰的国产车大量挤压。眼看着经销商都使劲卖进口奔驰,销售国产奔驰的北京奔驰却无可奈何。

 

    “整合”动作最大的莫过于“区域经理”环节。由于“新政实行”后,原本各自属于北京奔驰、奔驰中国方面的两套“区域经理”班子,最终只能留有一个“主角”,来同时负责原本“分离销售”的国产奔驰、进口奔驰。换句话说,也就是原来的区域经理人数,估计要被剔除一半。对于区域经理来说,用泪水、笑脸“陪养”出来的市场渠道,就要因一句话而被拱手相送,那个火气必然是特别巨大。

 

    而整合过程中,需要割掉的绝不仅仅是几个区域经理,更多还有已经显得“重复”的销售团队。多年搭建出来的销售团队,最终因此“整合”而受到极大消弱。短期来看,这种阵痛将会影响到奔驰近期的销售业绩,而从长期来看,这也将减缓奔驰在中国销售团队建设。

 

    面对其他主流汽车品牌,全力以赴的渠道扩张建设,巨震之后的奔驰,必将使得让自己的销售网络布局,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稳定“整合”引起的“军心涣散”,如何确保“整合”之后两家公司利益分配合理?如何安置那些即将遣散的“团队”?如何在“百忙”之中,为消费者坚守服务,控制价格体系不会再乱变,这些都将成为摆在奔驰面前的难题。

 

    在未来5~10年内,中国市场这个即将成为豪华车竞争的重点战场,奔驰是否还会一如既往的坚守原本多年厮杀建立的荣誉?是随着“被整合”付之东流,还是“换个花样”继续?笔者对此充满了颇多疑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