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事业需更多践行者
(2011-07-15 14:19:35)
标签:
汶川宋体王老吉加多宝集团公益事业杂谈 |
关注公益事业多年,也曾身体力行参加过一些公益活动。客观地说,从希望工程“大眼睛”到汶川地震,中国的公益事业在最近几十年来发展迅猛,着实让人欣喜。我们姑且不探究是国难兴邦之大势所趋,还是全民经济整体提升所导致的意识觉醒等种种诱因,至少,这个势头很好。当然,过程中也不乏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近有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远有的某位国际女明星的诈捐门,但总体来说,发展还是很良性的。
社会公益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助推,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要想把公益做实,确实需要持之以恒,并专注笃定,同时还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支持。近年来,从政府型的“母亲水窖”,到汶川地震“要捐就捐一个亿”的红罐王老吉,再到李连杰的壹基金、王菲的嫣然基金,越来越多长效且开放性的公益活动获得了社会认可和广泛参与。
今天我想说的,是企业公益助学这块,也是我个人长期关注的领域。大家都明白,企业是以盈利为最终目标的社会单位,公益做多了,大家说你应该;做少了,说你雷声大雨点小,纯属炒作,这里面的分寸很难掌握。近年几来,要说在公益助学领域里口碑较好的,也就那凤毛麟角的几个,比如汶川地震中获得全国人民好感的加多宝集团,比如宝洁的希望小学……再还有,还真是道不出几个了……
现如今,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企业将公益纳入其战略发展规划,并将学生作为其主体受益人群,在确保每年既定投入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助学的长效发展和社会参与性。近期,媒体上关于“王老吉·学子情”这个助学品牌的声音很多,我略加关注一下,发现居然还是汶川地震时的这个加多宝集团在做,也就是当年广受大家拥护的这个红罐王老吉,而且,今年已经第十一个年头了。报道上的描述很中规中矩“加多宝集团先后投入2000万元,累计资助近4000多名学子。活动涉及学生资助、一堂课山区支教、终端义卖等活动。今年,首次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发起了‘人人公益、全民助学’的倡议……”具体的活动,我目前尚未细探究,但就这个口号而言,我觉得这个理念是不错的,是一个大开放助学的概念。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助学,只是缺乏一个直观、短距离的平台而已。如果企业能把公益助学做成一种持续性常态行为,把助学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制度,并发展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平台,那么,它必然能够成为企业对外沟通的一个良性基因。作为社会公众,也需要这样一个开放的参与平台;作为企业,能够因此获得社会的认同,赢得更多的口碑,又何乐而不为呢?
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一个企业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真正要让社会公益事业得到普及和推广,需要更多人,更多企业,更多资源力量形成合力!所以说,不仅仅是公益助学,整体社会的公益事业都需要更多的践行者,一则身体力行,助推中国慈善事业良性发展;二则打开视野,搭建平台,实现公益理念和行为的真正扩容。就这一点上,加多宝集团是领先的,他在公益助学方面的长达十一年得坚持值得尊敬,也因此,我更加坚信未来中国还会涌现一大批如此优秀的企业助推中国慈善的发展,真正实现全民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