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眼中的铃木

(2010-09-08 12:13:08)
标签:

汽车

我眼中的铃木我眼中的铃木

第一次知道铃木这个牌子,只能算是记忆中的摩托车了,记得那会满大街都跑着铃木的各式摩托,如果谁有一辆进口的铃木摩托,他绝对是众多男人羡慕的对象。现在随着带铃木标志的汽车越来越多,看来我需要先来普及一下铃木的发展史。

我眼中的铃木

首先看一下铃木的LOGO,铃木商标图案中的“S”是“SUZUKI”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它给人以无穷力量的感觉,象征无限发展的铃木汽车公司。看到这个S让我想起了SUPER。

铃木认为,为每位客户提供“高品质” 、“高性能”、“客户使用方便”、“乘坐舒适的汽车”,是铃木的使命。最近几年以来,我们以“Way of life”这一新的口号为基准,以为每位客户制造可提供“多彩生活建议”的产品为目标,将“Way of life”的精神渗透到铃木的全部产品中,提供给客户。

从1979年以来,公司生产的微型汽车在日本销售量居首位。不光微型车,铃木积累了那么多年的微型车制造经验,加上其他领域机械制造经验,可以说铃木绝对是一个有品牌历史的企业。

我眼中的铃木

看看一家创立于1909年小企业,1920年3月设立“铃木式纺织机株式会社”, 起初只是一家生产自动纺织机械的小企业至今,发展成生产汽车、摩托车、舷外机、摩托艇等等的跨国连锁企业,使我们国内很多企业可以借鉴学习的。

我眼中的铃木

 

1952年铃木公司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电动摩托车,并这种摩托车命名为'motor free'.它由一个36CC,两冲程,双链轮齿挡位的发动机来驱动。这种设计的优点是摩托车既可以依靠发动机提供的动力驱动向前行驶,也可以在骑车人提供的动力下行驶。这就是最早的助动车,要比中国的助动车早了几十年。

1954年为铃木汽车公司正式成立,仅仅一年之后,铃木汽车公司就开发出第一辆量汽车Suzulight,它被视做技术领域的奇迹,因为在那个时候,前驱,四轮悬挂还有齿轮齿条转向都算得上是非常尖端的技术。

我眼中的铃木

1963年铃木把全新的摩托车推入了美国市场,由于在美国的销量逐节攀升,铃木很快便成为摩托车领域的大户。

我眼中的铃木

1970年JIMNY LJ10诞生  在大排量越野车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第一代JIMNY L10以轻型汽车的规格面世,并迅速取得了成功。JIMNY虽然车身小巧,但其大减速比与轻车身的结合,使其具有高度的恶劣路面通过性能。当然,轻型汽车的低行驶成本也是其获得欢迎的主要因素之一。空冷FB型发动机的最大马力为25ps/6,000rpm,因其只有600公斤的车重,使爬坡能力达到了27.5度,使其具有与当时以大排量为主流的越野车相匹敌的性能。JIMNY的最小转弯半径只有4.4米,所以其在机动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我眼中的铃木

1979年,微型车奥拓(Alto)上市。看看最早的奥拓和现在我们熟悉奥拓也有着30年的发展史。想想中国满大街跑奥拓是啥时候。

我眼中的铃木

1985年萨姆拉(Samurai)的上市,Suzuki把它的汽车生产线建到了美国。

我眼中的铃木

1987年在哥伦比亚生产了铃木雨燕(Swift) 该车采用前轮驱动形式,有三开门和五开门的倾斜式车尾的两种豪华轿车,供应欧洲的也有紧凑型双门和四门轿车。目前大多数车主只能购买很省油的1升3缸发动机的。该车系列配置包括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安全气囊,电动玻璃起降装置和中控门锁装置,可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现在中国的马路上雨燕的保有量可不低哦,证明了雨燕确实是为人接受的可以兼顾的小车。

我眼中的铃木

1988年,铃木推出第一代ESCUDO,揭开了铃木全新一款四驱车的序章。此款四驱车,拥有时尚的车身,以牢固的梯形车架为基础的底盘和前撑杆式悬架加后中央双摇臂式悬架的简单精炼的悬架系统,实现了轻快的行驶性能。为了使其更加灵活,采用了2,200mm的短轴距。与当时越野车的车身重量相比,第一代ESCUDO出人意料的只有不到1,000kg。是一款极具特色的越野车。

我眼中的铃木

 

 

1999年铃木吉姆尼(Jimny)上市,它是一款两厢式3门4座位越野车,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带梁架的真正小型4驱越野汽车,采用直列4汽缸单顶凸轮轴引擎,车身长宽高为3625mm*1600mm*1670mm,仅重1030kg。其4前速自动,最大马力可达85ps/6000rpm,最大扭力11.3kgm/4500rpm。吉姆尼从最初的800cc和1升,升级到如今的1.3升排量,加上外型的憨厚可爱,深得年轻一族的喜爱,尤其MM更甚。吉姆尼自投产以来,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国内外销售量累计达到了192万辆以上

1998和1999年, Suzuki引入了汽车业界的第一款四冲程电喷外侧发动机并用于40, 50, 60,和70马力级别汽车上。

我眼中的铃木

 

2000年Wagon R 在日內瓦国际新车展上亮相。看上去眼熟吧,大街小巷跑的北斗星可都是它的后代。

2001年,在美国的铃木分公司推出了第一辆7座SUV Auxuki XL-7. XL-7是在铃木GRAND VITARA的基础上,轴距和车身拉长后的结果。所以它比起VITARA显得更加修长,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容下第三排座椅。XL-7室内空间达到127.5立方英尺,比福特Escape、现代Santa Fe看起来还要大。配备了电动调节车窗、后视镜、中控门锁、可调方向盘、ABS、双安全气囊、真皮座椅、真皮方向盘。

我眼中的铃木

2003年开发出了Suzuki Verona。它配备了高品质的横放式六缸发动机,具有动力平稳,乘客空间大等特点。

 

我眼中的铃木

2009年 凯泽西(Kizashi)上市,凯泽西的CVT变速器也能提供手动模式,通过方向盘上的换挡拨片,能够很方便地控制那模拟出来的6个前进档,装备了铃木的i-AWD全轮驱动系统,按下方向盘左下方的AWD按钮,凯泽西会立刻将50%的动力传递到后轮,以提高湿滑路面的牵引力。0~100KM/s 加速只需要7.8秒。

尽管铃木制造汽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5年,但发展却一直十分谨慎,始终都是专注于小排量车型或是都市SUV,也因此赢得了“小车大师”的美誉。现在铃木摆脱此头衔,用这款旗舰车型凯泽西(Kizashi)来证明,以铃木的技术功底,打造一款过硬的中级车,并不是什么难事。

 

铃木在中国

看了铃木汽车的发展史,再来看看铃木在中国干了些什么,让我们在大街小巷如此的亲近铃木。

我眼中的铃木我眼中的铃木
我眼中的铃木我眼中的铃木

1993年由日本铃木株式会社、日商岩井株式会社长安汽车与长安汽车共同投资组建长安铃木。组建后长安铃木引进了日本铃木公司八十年代初的奥拓和1994年款的Swift(雨燕)两款车型进行本土化生产,其产品就是奥拓和羚羊。天语 SX4”是长安与日本铃木携手合作向纵深发展的见证,也是双方最高造车理念、造车技艺的结晶。“天语 SX4”选择在中国首发,充分显示了铃木对中国汽车市场的高度重视.

我眼中的铃木

1994年日本铃木汽车公司及冈谷钢机等四家公司与昌河股份公司旗下昌飞集团合资成立昌河铃木公司。刚刚成立的昌河铃木公司主要以生产微型面包车为主。为了抢占中级轿车市场,2001年引入铃木小型多功能新车Wagon R+,取名为北斗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