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皮耶希一直直接或简介地控制着整个大众的链条体系,但这丝毫不能影响毕睿德的离开对于整个世界汽车产业所产生的震荡,这个58岁的德意志男人,凭借其在汽车领域33年的辛勤耕耘,被列入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之一。
毕睿德25岁工作后的第一个职位是宝马集团的生产设计工程师,17年后,他进入宝马董事会,1993年成为宝马汽车公司总裁,1994年,毕睿德领导宝马收购了罗孚,这也最终导致其1999年退出宝马管理层,也开始了他在大众的职业生涯。
2000年,毕瑞德进入大众董事会,两年后,在皮耶希的大力推举之下,毕睿德成为大众汽车集团的首席执行官。皮耶希推举毕睿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大众在平静的外表下已经涌动着汹涌的暗流:机制老化、结构臃肿、成本居高不下等,皮耶希冀望毕睿德谨慎而果决的行事风格能够拯救大众于水火之中。
此时,德国大众所固守的“转售价值最高”原则,正在被日韩企业实用主义的产品逼入绝境。成本控制成为汽车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而对于西方汽车工业在人力资本高昂的投入而言,如何控制此因素间接成为成本控制的核心内容之一。
而德国的劳动成本显然过高,汽车业工人平均小时工资为33欧元,高出日本和美国20%,高出意大利、法国50%,如果大众10万多名员工按照法国的工资标准,每年可以节约15亿欧元。
同时,欧元对美元的持续坚挺使得欧洲的汽车厂商都面临巨大危机,因为汇率的原因,大众汽车曾经在美国市场的亏损高达10亿欧元。此时,欧洲汽车市场由于多年的生产饱和处于疲软状态,“目前情况已经遭透了,还没有迹象表明需求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未来几年内西欧市场依旧不容乐观。”2005年2月,毕睿德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如此表示。
在人力成本、汇率压力和西方市场疲软三大因素的重压之下,毕睿德却摒弃了皮耶希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为大众确定的整体发展规划--带领大众集团向高端豪华车市场发展。在毕睿德看来,大众精神的核心便是中低端轿车,因而,他为大众制定的核心发展规划便是坚定不移地走中低端轿车的大众化发展路线。而按照大众一贯的企业精神,每一个车型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研发,一方面是毕睿德坚持的中低端汽车的低利润率,一方面是三大不利因素与高昂的研发成本。
毕睿德别无选择。
从2005开始,毕睿德开始实施重组计划,其核心内容之一便是裁员,2006年2月,他宣布未来3年内计划裁员2万,这项举措激怒了拥有集团股份达20%的德国下萨克森政府,因为大众汽车长期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德国法律规定,拥有20%以上股权的股东可以在是否关闭工厂等重大问题的决策中行使否决权。在大众监事会中,有10名代表来自工会,毕睿德的裁员计划得到了10名工人的一致反对。
于是毕睿德的下课就顺理成章,由于其对于大众的基本定位,被迫裁员控制成本,却得到萨克森政府的阻挠、皮耶希与工人的反对。或者投资者早就看透了其中的秘密,就在毕睿德离职消息宣布后的当地时间11月7日,大众汽车当日股价上涨了1%,以81.25欧元的价格收盘,这个价格是其连续52周以来公司股价的最高点。
皮耶希导演
大众继续豪华
皮耶希说,在中低端市场利润逐步走薄的今天,大众必须走豪华路线,因为“以豪华车为主导的生产可以帮助大众极大地增加抗风险的能力。”
或者皮耶希是对的,他的这一论断在大众2006年上半年的利润构成中初现端倪。与2005年同期比较,大众2006年上半年的经营利润增加了56%,达到20亿欧元,但这个业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奥迪,据摩根斯坦利欧洲首席分析师亚当.乔纳斯的判断,奥迪的市场价值为230亿欧元,大于大众的市场价值176亿欧元,他推测,即使没有在美国市场的亏损,大众的营业率也仅有2%,相比之下,奥迪的营业率为5.3%。
在倾斜的天平下,皮耶西似乎已经铁了心,奥迪似乎已经注定成为大众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几乎与毕睿德下课同时,出现了2006年度世界汽车工业界最有戏剧性的情节。2006年岁末,奥迪公司对外宣布:将于2006-2011年间投资118亿欧元(约合1千多亿人民币),研发和生产新车型。其中84亿欧元(111亿美元)将全部用于新车的研发。奥迪期望扩展现有的车款,计划到2015年可以成功地将旗下车型由现在的22款增加到40款。
奥迪的整体规划越来越向高端倾斜,虽然目前奥迪公布的22款车型和前几年变化不大,但它已经去掉了停产的A2系列,增加的部分是Q7和R8系列。其他主要车型包括奥迪A3和TT(A级平台)、奥迪A4(B级平台)、奥迪A6和Allroad(C级平台)、奥迪A8(D级平台),以及S4、RS4、S6、S8等一系列的高性能运动车型和勒芒大赛专业赛车,不难看出,奥迪开发的车型越来越高端。
奥迪的这种倾向与其缔造者霍希对它的定位也越来越吻合,如果不是东德被苏军占领,奥迪举家搬迁,也许奥迪永远都不会遇到大众,“我决心在任何情况下都只生产大型、大马力、高质量的豪华汽车!”霍希的誓言如同魔鬼,跟随奥迪。
2006年,奥迪实现了连续11年的快速增长,比上一年销量增加9%,达到前所未有的90万辆,而同年销售冠军宝马集团销量实现了3.5%的增长,达到137.39万辆,这样的增量,还有宝马超越奔驰的先例,让奥迪看到其在未来几年可能取代奔驰宝马在豪华车市场的可能性。奥迪似乎越来越看清自己的未来,在提出千亿研发的规划后,同时大胆地提出到2015年销售140万辆的目标。
主要精力都放在奥迪,大众看来准备彻底豪华了,但对于文恩德而言,大众难题依旧,大众的中低端产品短时间内仍然占据集团的主要份额,他仍将面临同毕睿德同样的难题。2007年,汽车业界对于大众最关注的内容在于,在文德恩的带领下,大众如何沿着高端路线前进,现阶段,对于文恩德而言,大众集团CEO的职位,仍然像一个烫手的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