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呗妈
咋看这一标题是不是吓了一跳?四个多月的宝宝怎么可能会懂得溜须拍马呢?我特意翻查了一下字典关于溜须拍马这个词,“溜须拍马”这个词是用来形容对他人阿谀逢迎,对他人不切实际甚至虚妄地夸大、“赞扬”,以博取对方好感!从字面上理解很明显,这是一个贬义词,但是用这个词来形容呗呗近期的表现我却觉得再贴切不过了!

呗呗招牌式讨好表情!
其实,溜须拍马这个词原是由意思相同的两个词所构成——“溜须”与“拍马”,这里面还有两个典故,“溜须”源于古代中原。宋朝寇准有一门生叫丁谓。一次二人共同进餐,寇准的胡须上不小心沾上一个饭粒,丁谓瞧见忙上前将其从寇准的胡须上小心顺下并将老师的胡须梳理整齐,极尽奴媚之像,旁人看了大打喷嚏,后来称丁谓这种行为是“溜须”。至于“马”不是用来吹的,是用来“拍”的--“拍马”
,这个词源于我国北方养马的游牧地区!意思是下级见到了上司,往往要对上司的马夸赞几句,一边拍着上司的马背一边用尽天下最美的词夸赞这匹马,什么“膘肥体壮”,什么“鬃长毛亮”,什么“追风赶月”,什么“踏雪无痕”……总之是要把上司的马夸成是宝马良驹,后来,慢慢的人们就把对上司的奉承称为“拍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拍马屁了!知道了这个词的意思和典故,那么接下来就开始进入我们的正题了,说说我们家呗呗小家伙他是如何“溜须拍马的”!
吐泡泡的表情!
话说每天白天都是我一个人带着呗呗的,我现在尽量都锻炼他让他多躺躺,因为我怕带回杭州后到时候他每天要我抱的话,我就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于是每天早上除了洗澡以外我都尽量让他躺在床上或者沙发上,可能是躺的时间久了,小家伙有时候会耍赖的,但是慢慢的他也知道了我不吃他这一套的,于是当他每天听到她奶奶回家开门的声音,他马上就兴奋的挥动起双手,嘴巴里阿呜阿呜的叫了起来,呗奶奶听到他叫的声音就赶紧洗手换衣服过来抱他,每次抱起他,小家伙对着呗奶奶总是咯咯的笑起来,手使劲的挥起来,满脸的笑容啊,嘴巴阿呜阿呜的不停的叫,听的呗奶奶那叫一个高兴啊,每次都说“呗呗想奶奶了是吧,想要奶奶抱了是吧,呗对奶奶可真亲啊”
这招溜须的动作让呗奶奶高兴的呀,每天一到点下班马上就赶回来抱他!

快要生气的表情!
呗爷爷因为是在另外一个县城上班的,所以每个月会回来一次或者两次,这不昨天呗爷爷又回来了,呗爷爷一进门呗呗马上对着呗爷爷就是一个妩媚的笑容,逗的呗爷爷饭都不吃,赶紧洗手去抱呗呗,对着呗呗说“呗呗你要不要爷爷抱啊”?你们猜这小样怎么个动作?马上手挥起来,身子往前面跨过去,扑往呗爷爷的怀里,对着呗爷爷就阿呜阿呜的叫,一边叫还一边咯咯的笑起来,这一下逗的呗爷爷开心极了,后果就是昨天下午呗呗睡午觉了,呗爷爷午觉都不睡了,时不时的到房间里看看呗呗醒了没,还得意的跟呗奶奶和我说我孙子都没有忘记我啊!昨天晚上出门散步的时候呗爷爷更是全程抱着呗呗,这马屁拍的呗爷爷舒服极了!


扁着嘴巴的表情!
自从四个月开始呗每天都要吃一顿米糊,通常是每天傍晚的时候我们大人吃完晚饭后再给他吃的,刚开始他吃米糊的时候总是特别的捣蛋,经常是吃的全身都是的,有时候还特别的使坏,吃进去的趁你不注意他又吐出来了,最近我运用了一个办法,这小家伙竟然吃的可好了,这办法就是他吃一口我就夸他一下,每次喂他吃的时候,我就会这样说“呗呗,啊,张开嘴巴”然后他就会张开嘴巴,我喂他吃进去后我马上就说“呗呗,真棒,呗呗真乖,呗呗真厉害,表扬表扬一下”还竖起拇指对着他夸他,小家伙好像很受用啊,每次我一夸他就高兴的蹬腿、挥手、笑起来,然后我就反复的这样夸他一下喂他一口,小半碗米糊几分钟就下了他的肚子,这下我总结出一个经验来了,原来小家伙他不止是会“溜须拍马”,人家还享受他人的“阿谀奉承”呢!

在找东西的表情!
这不前几天他又享受了一把他人的“奉承”!抱着呗呗出门玩的时候,他一般来说都不怎么会笑的,就算有人逗他的话,他也不怎么笑的,附近的邻居都说他是“酷哥”,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酷哥”前几天突然对着一个邻居就笑了,事情是这样的,我抱着呗呗在那里玩,这个邻居大妈走过来看到呗呗,马上就说“哎呦,这个宝宝真漂亮的呗,怎么那么可爱的啊?来给奶奶笑一个,奶奶抱你出去玩玩?”这个小家伙竟然对着人家就来了个妩媚的笑容,逗的周围的邻居都围上来了,大家也都这样夸他,什么小帅哥啦,可爱的宝贝啦,然后他就对着这些人一个劲的笑啊笑的!

这会小家伙就躺在床上对着我笑呢,一边笑一边挥着小手,我知道他是想要我抱了,但是我还是不吃他这一套,我估计再过一会我要是还不理会他的话,人家就要开始发飙啦!O(∩_∩)O哈哈~,想想这小孩子真的是可爱啊,怎么那么小就会懂得那么多?难道真的说四个月的宝宝就已经懂得如何讨好别人,如何“溜须拍马”了吗?难道这也就是所谓的人之天性?
感谢大家的支持,本文被推荐至育儿博客首页!谢谢大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