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雪呼吸(公众号)

标签:
册页收藏公众号微信心界影社 |

每一片雪,都似曾相识,
每一次寒,都生死相缠。
不刻意,雪飞掠水;不雕琢,雪寂如睡。
看雪飞舞,不如听雪呼吸。

风光,不是追求外在的形,
而是要发现其中的真意。
真意使人悠然,让人忘言。
看到形是眼睛的本能,
通过形忽然感悟到的真意,
才显作者的本能本性

境,欲望之外,无羁者得之。
名,适合殿堂清供,与生命鲜活无关

求一境,到一境,过一境,
又生一境,如是无穷。
境非求,心到即成。

据说:
西方的对自由的追求体现在追求得失的层面,
而中国文化对自由的理解却强调在无为的境界

独处,便是远足,
孤寂,即为吟诗。

那种莫名的忘言状,其实是瞬间走神。
难的是,这样的走神正是无我之时,
本真的境域,而你不能常常拥有。

艺术创作不是要多事、说事、做事,
而是要无事,要放下。
心身的自由,才是灵魂的归属。

诗的浪漫让人流浪,
诗的思考让人流亡。

无边风月与枯山瘦水,词汇一出,即分高下。
前者空无、逍遥,后者求形、雕琢。
中国美学的最高境界,
讲究忘言忘形,虚空无为,
陷在形中自无高格。

你的作品是当代,
你的作品是观念,
你作品是新锐。
其实,
概念的图解,与心灵太远。

获奖越多,灵性的生命越枯萎。
世俗的尽头,才是真知的开始。

创作,是要磨去生活,留下诗;
油盐酱醋是生活,诗不是。

心里有多少牵挂,
创作就有多少限制;
有多少追求,
就有多少局限。

所有线条、光影、色彩、故事的悬浮;
所有心思、爱恨、惆怅与无奈的清晰与否;
所有的拥有和失去,
所有的生与死、浪漫和执着,
堆积、沉淀、发酵、升华,
所有的欲说还休,若诗一般。
我愿我的作品,比生鲜活,死存风骨。

穿过市井,穿过算计,自然的状态比人为的形式高明。

好的作品不计较于画面的优美,
那种独特的感觉是叙述高山流水背后的深远。

